我印象中的街,有像北京的胡同一样的街,温馨而又轻松;也有像上海的南京路一样的街,活泼而又热闹。类似于这样的街还有很多很多,但我最熟悉并且难以忘怀的街都不是它们,而是凤湖公园。
那里既没有北京胡同一样的宁静,也没有上海南京路一样的繁华、热闹,只因那留住了我一段又一段天真、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去年的初夏,那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夏天了,我和我的小学全班同学以及老师们都在这儿,留下了专属于我们最美好的记忆。在那儿,我们一起骑单车、放风筝、吃雪糕、流大汗。我们轻松愉悦地走过那条宁静而又不宁静的街,拍下了属于我们最珍贵的照片。
当我这次重新再走过这条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街时,我又看到了和我们穿同样衣服的一群群即将毕业的弟弟妹妹们;还看到了许多五六岁的孩子们无忧无虑地跑来跑去,放放风筝。他们心里没有过多的杂念,只是想开开心心地在这儿留下属于他们的记忆。
这条石板路十分寂静,茂密的枝叶朝着阳光向上生长着,阳光艰难地从叶缝中“挤进来”给这条小路添了几许的温暖。此时此刻,万物都是和谐的。
越往里走越寂静,忽然,我听到从不远处飘来的“一阵阵”吉他香以及吉他声。走着走着,我发现湖边的大石头上坐着两个人,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八九岁,另外是一个青年人,二十六七岁。走进一看,原来是这位青年正在教小男孩学吉他,这画面十分得温馨、和谐。
再往里走点,到了一个小草坪,里面有许多穿着白色衣服的爷爷奶奶们在打太极拳,旁边还坐着一些爷爷奶奶们坐在树荫下唠唠嗑、聊聊家常……
这儿留住了我美好的记忆,是一个能让我心情不好时在这儿散散心的地方。这就是凤湖公园的石板路。
珍妮·古道尔沉醉在黑猩猩的世界里,她发现黑猩猩不仅吃水果,而且还屠杀羚羊、斑马等动物;鲁迅沉醉在写作的世界里,发表了《父亲的病》《故乡》等作品;周恩来沉醉在中华崛起的中国梦里,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总理。而我,沉醉在读书的世界里。
《文化苦旅》,我沉醉在你的世界里。
鸡鸣声唤起了正在沉睡的王道士,王道士提起石灰桶,走向道士塔,他要把道士塔的壁画全部刷白。有一天,王道士把道士塔内的一幅壁画送给县令,县令认出这是价值连城的文物。事情传得越来越火爆,英国的一名商人用100银元买了6幅壁画,法国的一名商人用1000银元买了两车壁画……从此,王道士的荷包越来越鼓了,中国的文化却一次又一次遭到破坏。
如果昔日的清朝一直强大,道士塔的文物还会流落国外吗?如果昔日的清朝一直强大,还会有像王道士这样的民族败类吗?如果昔日的清朝一直强大,中国的领土还会有外国侵略者吗?
《西游记》,我沉醉在你的世界里。
玄奘,还没有出生,他的父亲就死了。在他出生后,他的母亲把他装在一个木盆里,放到河中。木盆漂着漂着,漂到了一个寺庙门口,寺庙的方丈把这个可怜的小孩救了起来,并取名为玄奘,后来,玄奘法师成为观音菩萨指定的取经人,又称唐僧。途中,唐僧收了几个徒弟,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他们终于取得真经。
玄奘法师,你有着“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如果你不去西天取经,《西游记》的精彩故事也不会为你书写;玄奘法师,你有着勇往前进的精神,你的徒弟们因为你才脱离苦海,修成正果;玄奘法师,你有着坚韧的精神,因为有你,吴承恩才会留下如此伟大的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我沉醉在你的世界里。
1938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突破重重阻碍,来到中国,进入延安。他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著名人物。1938年《红星照耀中国》以《西行漫记》为书名在中国出版,埃德加·斯诺用自己的文字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埃德加·斯诺,你让世界看到了别样的红色中国;埃德加·斯诺,你打开了红色大门,让中国共产主义精神传向世界;埃德加·斯诺,你用不一样的语言描述了那样热情洋溢的红色中国,我也一次次沉醉在你笔下的红色历史里。
我喜欢沉醉在读书的世界里,我向余秋雨一样学会了责任感,向玄奘法师一样学会了勇往直前,向埃德加·斯诺学会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会永远沉醉在读书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