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错失是一种生活常态作文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98

错失,是一种生活常态。

“错”即错过,“失”即失去,错过了便会失去。而日常中,错失是一种生活常态。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错失。早上起床,妈妈叫晚了,怒气冲冲起床的你错失的很可能是一顿精心准备过的早餐,一张温柔的、笑意吟吟的脸。到了学校,猛地发现一科作业没有写完,被老师罚站到教室后面,心情雪上加霜,于是,错失了一节课,错失了一份认真上课的兴致。中午吃饭,食堂队伍龙一般的长,禁止也禁止不了的插队令你苦不堪言,满眼荒唐令你怒火中烧,好不容易打到饭却发现喜欢的品种早已被别人收入腹中,“水逆”、“倒霉”,甚至“TMD”在你脑中连续涌出,于是错失了一份吃饭的好心情,一道道依旧美味的菜肴……

不仅生活如此,历史也如此。

项羽因自己的踌躇,错失了杀掉刘邦的绝佳机会,而错失天下;元帝因一时的疏忽,错失了昭君;李元吉因手下的不慎,错失了干掉李世民的一箭,而错失了性命;李鸿章因水师兵力不济,错失了攻打日兵的良机,而错失了整个北洋舰队……

如此看来,我们的确总在错失,只不过,普通人错失失小,名人错失失大。

其实,也未必。

我们因为工作的忙碌、学业的繁杂,不曾抽时间多看望长辈。等长辈住院了、去世了,有时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守在灵堂前痛苦流涕回忆往昔,这样悲痛的错失真不比项羽乌江自刎时的自责、悔意小。平时养宠物,精细久了,一日疏忽,宠物生了病,看着被医院榨扁的钱包,这一时间内心的起伏跌宕还真和元帝失昭君不相上下。眼看出门,却忘记了擦BB霜,只得回去重新收拾,再下楼,看公交已走,到公司面对上司的死亡的凝视,还真想失掉性命算了;那有什么和北洋舰队比呢,那大概就是好不容易写完一篇2万字论文却发现没有保存,而明天又要上交了吧。

如此看来,因社会地位不同而造就的错失对社会而言大小不同,对于个人而言,性质、大小是不分伯仲的。

那怎样才能避免错失呢?

我认为,能否避免取决于个人定义。有人认为,打哈欠都会错失五秒,所以措施无可避免;但也有人认为,只有事后不觉悔,就都不算错失。那就好办了。因为博大精深的《论语》告诉我们,与“错失”一词同音的,还有“措施”一词。很简单,不想错失,就采取措施。

不想试后错失奖励,就在考前发奋努力,念三遍“锦鲤附体”实在抵不上解·道压轴大题;不想错失吃饭的心情,就一下课冲往食堂,成为第一个排队的人,还有哪个不长眼的人能敢插队;不想错失早班车,就早三分钟下楼,就算公交晚点,好歹理由充分。

如此看来,错失并非不是生活常态,万事想齐备,错失不就不来了吗?

非也非也。我们都知“计划不如变化”。采取的措施再完备,也赶不上天气预报中的多云转小雨呀。只是,小雨下起时你风度翩翩地从包中拿起准备好的雨伞,相比于其他行人的狼狈,那裤腿上的一两滴雨水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吧。

如此看来,错失是一种生活常态,可错失之前采取“措施”,错失的大小还是可以改变的。

亡羊补牢,尚且为时不晚。不想“错失”,还是快点采取“措施”吧。

我急忙对着爸爸大喊:“呀,怎么一只猫跑进来了呀?”“猫啊?跟我来,把它赶出去吧。”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疑惑?猫咪那么可爱,为什么要赶它呢?

学习了一天的我,悠闲地坐在椅子上,玩着手机游戏。突然,我的余光里出现了一只有着大眼睛和黑色斑纹的猫咪。它身手敏捷,像一个正在执行秘密任务的忍者,钻进了我家阁楼。

猫的出现惊动了妈妈,也加入到了“赶猫行动”的队伍中。爸爸手持扫帚和簸箕,负责把猫赶到外面,担任“赶猫者”。妈妈拿了一件衣服作为武器,我拿了一把扫帚,我俩担任“站岗者”。

猫像一个惊慌失措的逃兵,又逃到了我和妈妈负责的领地。我在心里暗自喊:小猫咪,我不会让你在这里多呆一分钟的。小猫太狡猾了,躲过了我和妈妈的追击,又躲到大型冰柜下面了。

此时窗外传出了猫的叫声,那只冰柜下的小猫应了一声“喵”,在窗外的大猫又叫了一声,小猫叫的声音更大了。

撕心裂肺的声音好像在说:“母亲,快救救我吧。”外面的大猫也应了一声,又像悲痛地回答着:“孩子,你需要勇敢一点,妈妈会来救你的。”

那声音不禁刺痛了我们三个人的心。

就这样维持了片刻,我们也不忍心听到这样的声音,尽全力让这只小猫在不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出去。我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它就是不肯从三米多宽的大门跳出去。

折腾了许久,我们躺在了床上,渐渐都睡着了。在梦中,我隐隐约约听到悲惨的叫声。

后来,就再也听不到它们的叫声,小猫一定从开着的窗子逃了出去。我为它们团聚而感到高兴……就这样想着,我安稳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