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的演讲比赛中,我深深感到友情与交友的可贵与快乐。
昨天晚上,演讲比赛决赛就要开始了,我的心中忐忑不安:待会要出错了怎么办?忘词了怎么办?……种种不确定,让我脑海一片空白。我望向礼堂门口,是我们班的同学来了。“我出错他们会不会嘲笑我?我讲得不好,他们会不会议论我?”我心里想着问题,注视着他们走来,答案已经出来,“不,他们不会的!”只见他们走来,做出加油的手势,让我不宁的情绪消散了。
随着主持人款款走出,预示比赛已经开始。“……请八号选手演讲,九号选手做准备。”“什么?八号了?下一个就是我了,加油、加油,我一定可以的!”
“九号选手请上台演讲。”在上台之前,我长舒一口气,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吧!听!那是同学们的掌声!看!那是同学鼓励你的手势!加油吧!
在上台之前,我还听到同学们的掌声与鼓励声,我转过头对他们会心一笑,表示我做好了准备。
在掌声中,我想起小学时演讲,大家的掌声并不热烈,让我的士气大减。而这次演讲,同学们的掌声让我心潮澎湃,浑身充满力量,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使我感到了快乐。在我演讲后,下台来,还看到同学们为我打Call,让我充满了感谢与快乐。
初中的新同学如果我没有交到的话,可能会在比赛中发挥不好。我的同学们很热情,使我很快就融入到了集体里,感受了这个大家庭带来的温暖。
日子如一潭死水,水面上没有一丝涟漪。忽然有一天,有一个人打破了平静,那水面上的涟漪慢慢被激起,这个人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在村子里因唠叨而闻名,村子里大到高龄的爷爷、奶奶,小到五六岁的孩子,没有一个人不知道。
每到暑假,我就要到外婆那儿住两个星期左右,一到那儿,外婆就开始唠叨了“放心,孩子放我这儿,你们就放120个心吧。”爸爸妈妈似乎也受不了外婆的唠叨,说了一声:“再见。“嗖”得一声,车便走了。一到外婆家,我开了空调,看着电视,悠闲极了,外婆一看见我美滋滋地吹空调、看电视,立马进屋,抢走了我的遥控器。厉声呵斥:“这是下午,这时候就应该睡午觉。”我一听立刻上床睡觉,外婆又说:“怎么能开空调睡呢!容易受凉,开电风扇。”我十分不情愿地关了空调,外婆这才满意离去。吃晚饭时,我也被外婆批评了一顿,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洗手。晚饭过后,到了我的电视时间,今年我的视力不太好,所以我看电视时离电视很近,不然看不清,如果我离电视2米远,就不是看电,而是听电视,外婆一来,看我凑到电视机前,生气了,怒目圆睁,面红耳赤:“你怎么能坐这么近,你眼睛不要了吗?”我一听立刻就坐到了后面,就这样,外婆对我事事都得唠叨一番,如果家中突然很安静,我还会不习惯呢。
过了几天,妈妈来了,我向妈妈抱怨了外婆十分唠叨,妈妈对我说:“外婆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唠叨,如果你不是她外孙女,你外婆理都不愿意理你呢,所以外婆唠叨也是一种爱你的表现。”
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那唠叨里隐藏的是一份关爱,我不应该抱怨,而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