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和奶奶一起观察了豆芽生长的过程。
首先,奶奶抓了四大把绿豆放在碗里,用温水泡了八个小时,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豆子的模样,它小小的身子,穿着一身绿衣裳,两个豆瓣之间的外皮上有一个椭圆的点。绿豆像吃饱了饭似的,肚子胀胀的。接下来奶奶把水倒掉,用一个方便袋把豆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豆芽儿开始美美地睡觉了。
第二天,我急忙地去看我的豆芽,我掀开袋子一看,啊!绿豆的外皮裂开了,露出了半个白色的身子,豆瓣又变大了。
它们摆着小尾巴,像小蝌蚪。不过,他们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个头”参差不齐。
第四天,它们的绿衣服也脱了一半,大伙儿都你挤我碰,互不相让地生长着。我兴奋地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到了第五天,绿豆芽已经有半寸长了,豆芽和豆瓣连接的地方呈现淡紫色,豆瓣也呈嫩红色,又过了两天,牙尖变红了,还长出了嫩白的小根。两片豆瓣逐渐变小、萎缩,最长的茎已经两寸有余,嫩白嫩白,惹人喜爱。
奶奶欣喜地告诉我:“涵涵,明天有新鲜豆芽吃了!”我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豆芽学习,不要向困难屈服,一定要努力向上!
乐匠
说起乐匠很新奇,我奶奶可是名副其实的乐匠,她痴迷于越剧。
有一次来到奶奶家,发现奶奶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原来是她自己新录的一段越剧。她的眼睛里放着自信的光芒,对自己的表演似乎很满意,嘴角微微上扬。我偷偷瞄了一眼视频,奶奶还配上了优美的动作,整个看过去就像一专业的戏剧专家。
我做作业的时候,也经常听着奶奶的歌声。她的声调整合地特别好,听起来特别吸引人。声音该轻时轻,该重时重,有时温柔,有时高亢,一点也不觉得矛盾。
奶奶带我一起去过她的老年大学,那里坐满了很多老人,也都是越剧爱好者。那里的老师教她们如何发声,如何唱得更有意境,然后亲自表演了一段越剧示范。老师让每个学生上去唱一段练习的曲目。奶奶唱得很认真,声音抑扬顿挫。老师表扬了她,也同时给指出了一些小错误,奶奶回家就练得更刻苦了。
奶奶还对我说,唱越剧其实对身体也非常有帮助,还能锻炼肺活量。原来她把养生和越剧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看电视时,她总会看一些小孩子表演的频道,她说那些孩子特别有才,唱得那么好,表情那么到位。我知道,她们在台下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住在奶奶家的那些日子,奶奶也经常教我一些越剧,和我一起练一练,可惜我没有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去羡慕那些才华横溢、光鲜靓丽的艺人,但我觉得不用这样,做任何事,哪怕很微小,只要你拥有一颗匠心就行,这样你一定能将生活活出精彩。就像我奶奶一样,我很喜欢她热爱越剧,因为我们都需要执着地对待梦想。
找到自己的匠心,让执念推着自己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