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第一次自己睡觉是在八岁的时候,原因是家里添小弟弟了,我不得不分床了。
那天晚上,外面北风呼呼地吹着,还下着雨。我非常胆小,特别是在晚上,听见一点风吹草动就害怕。突然,一道闪电闪过,白色的光显得幽森森的,我十分害怕,赶紧躲到了被子里,并且,把头也蒙在被子里。等闪电过去了,我才慢慢地把头探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我想睡觉了,又听见旁边工地施工的拖拉机的声音,这声音把我吓得的睡意全都没有了。我又缩在了被窝里,心想:我还是去和爸爸一起睡觉吧。想到这里,我飞快地跑到爸爸的房间里,对爸爸说:“爸爸,我害怕。”爸爸看我一眼,坚定地说:“有什么好怕的,快去睡觉。”我只好慢吞吞地又回到了我自己的房间里。我刚回到房间,就听见风把树叶吹得哗啦啦作响,大树被风吹动的样子映在我的窗户上,好像张牙舞爪的幽灵。这次,我直接被吓得跳了起来,心想:今晚怎么这么可怕呀!正在我想的时候,一道白光透过我房间的窗户射在对面的墙上,我还以为房间里进鬼了呢,吓得又躲进了被子里把头蒙上……最后,我不知不觉睡着了。
直到现在,我想起第一次独自睡觉的情景,还有点发抖。不过,我现在自己睡觉已经不害怕了。
一本好书可以愉悦人的心灵,好书如同好茶,滋润你的心田;好书如同好酒,浇走你心中的忧愁。今天我就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这本书叫做《童年》,它的作者是高尔基,一提到童年,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几个小伙伴下河抓鱼、做游戏,但这本童年讲的却不是作者童年的愉快,而是作者小时候悲惨的经历。
《童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在阿廖沙3到11岁间,他见到了外祖父的专横暴躁,外祖母的仁慈温柔,两个舅舅的不争气,以及小茨冈的乐观、淳朴,这本书生动的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通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父家时,又接触到一种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而这个阶层的人的所作所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厌恶,然而阿廖沙单纯完美的心灵并未受这些消极态度的同化,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他的所有内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如此,让人有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想到阿廖沙,再想到我,心中会不觉地羞愧,阿廖沙比我还小一点,可我却不能像他那样,从今天起,我也要向阿廖沙学习。
童年属于你,同样也属于我,当然在我们内心感到空旷时,回想一下童年时代的自己,它会净化你的灵魂,让你生出无限感慨。去读一读《童年》吧,我相信他会带给你一段不一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