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夏天的雨,有人喜欢秋天的雨,还有人喜欢冬天的雪,可是我却喜欢春天的雨。因为春雨贵如油,有一种特别的艺术感。
我喜欢春雨,春雨的样子惹人喜爱,牛毛般的细雨下在人身上像能把人穿透一样。春雨很柔软,雨点打到身上不疼不痒,不像夏天的狂风暴雨,诗中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雨不但细腻温柔还能滋润万物,只要春雨一过,那些花草就会生机勃勃,还会升起一座“彩虹桥”,春雨是多么美妙啊!
雨中的美景更漂亮,如池塘里的小鱼们,一看下雨都连忙探出小脑袋,嘴还一张一合地,好像在说“下雨了!下雨了!大家快来一起玩!”瞧,它们游来游去真可爱!还有那柳树,风儿一吹,雨点打落在柳条上,那样子真像一位年轻的少女,正在梳整自己的头发呀!这就是我喜欢春雨的原因。
春雨,我要感谢你,你给大自然的所有生命都带来了生机!我要学习你伟大无私的精神,我爱你,春雨!
夕阳西下,漫步于稻河古街。晚风吹拂,看着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安逸地坐在一辆小推车后面,欣赏着晚霞。见我来了,他站起身,笑脸相迎。我仔细地端详他:年过六旬,身高不过六尺,满脸皱纹的脸上藏着一双智慧的眼睛,浓眉毛,小鼻子,身穿一件围衣,很精神。他身前放的小车上插着一些糖画,我便嘴馋,请他做一份龙状的糖画。
老人很爽快,打开小炉,将冰糖在炉上的小锅中搅拌,炉子上方弥漫着丝丝淡淡的香气,直钻向我的鼻孔。
老人将液态的糖浆倒入一只汤勺中,开始作“画”。他取出一块板子,平铺在桌上,将汤勺举在板子的上方,微微倾斜,糖浆便顺着它的边缘滴落下来,不紧不慢,不急不缓,老人移动着汤勺,使板上的糖浆形成一道柔美的线段,动作十份安闲,如同行云流水般,不差一丝一毫,严谨而又随和,认真而又舒缓,在一圈一点中,我问他:
“爷爷,您为什么要出来做糖画呀?”
“我热爱他,再说,做糖画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原来,他是在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这样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而又有意义!我心中不禁产生了一种羡慕,不料他又说:“在这个时代啊,人们追求新潮,而忘了糖画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我们这样的老人,闲来无事,也要把它们传承下去啊……”
听了老人的话,我恍然大悟:像这么一位老者,本可以在家中安度自己的晚年,而他却选择传承文化,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一个选择啊!
我取出手机,为他拍下这样一个画面:西下的红日在他身后照耀,他满面红光,微笑着低头做着糖画,似乎在完成一项使命,认真、投入……
其实,在当下,我们也当像老人一样,守护糖画,守护文化,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取走糖画,细细品尝,那个画面,让我流连,我口中不停念叨着:“糖画,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