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扬沙,让我看到了远方的一抹绿色,就像是飘在空中的一条缎带。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放假,生活也总是家——学校或者是家——单位的两点一线的生活。
我总是机械地运转着,无论是昨天、今天,又或是明天总是没有什么差别,生活就是一种复制式的工业产品,有人追求过平行世界,多元生活,但终究还是在社会的激流中被打磨的一样平滑。
太阳会东升西落,月亮会阴晴圆缺,我们似乎永远都不停地循环。什么事物找到规律,也就并没有什么稀奇。
烟雨抚去了尘埃,露出了他原本的样子。我们需要给这循环往复的日子上些油,重新拆洗。从头看起这种生活,与其说是被社会所迫,不如说是我们在当时做的最好的。
生活依旧是美好的,虽然我们只是干了很长时间一样的事,但时间可以斑驳了他以前颜色,但我们还是看出了它的五彩缤纷。
太阳虽然每天都挂在天上,但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个日食给我们一个惊喜,我们需要这样的小惊喜,让我们的心情出现一抹亮色。
学校的那棵树开花了,薄薄的花瓣在太阳下就像镀上了一个光圈,一切依旧那么美丽,只不过我们有些审美疲劳而已。
我们结束了昨天的自己,是为了今天的美好,我们交付了今天的自己,是为了明天的光明。我还是我,但我有了甜蜜的回忆,美好的期待,就有了一些不同。
身处沙漠并不可怕,但如果你找不到一泉活水,你就会被无尽的沙粒掩藏在大漠深处。纵有人吟出“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就说明大漠也是很美的,但当你深陷其中,就只有千篇一律的沙子。
突然,我看到了那粼粼波光,就像寂静的夜中的一声长啼,让你精神一振,平静的脸上也挂上了一丝微笑,转头看看身后的沙漠,似乎也是很美的。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去图书馆看书,我看到了一本叫《爸爸小时候》的书,我被这里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这是作者为儿子写的一本书,并以孩子的语气讲述着每一个故事,里面记录着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例如:小时候爸爸怕吃药,他也害怕苦。这和我多像啊!我小时候因为吃药,没少让妈妈为此头疼。妈妈看到生病的我,也很发愁。因为我怕苦,所以坚决不吃药!每次,妈妈为了让我把药吃了,都会追着我到处跑……打针也是雷同,开始没轮到我的时候,我还在没心没肺地笑着,看着从里面出来的孩子,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我还取笑人家呢!结果马上轮到我了,就扯着嗓子开嚎,弄得人尽皆知。当然,现在的我长大了,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这本书里的爸爸小时候的玩具和书都是很有限的,因为那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富裕,所以有个玩具和一本新书,爸爸都会高兴好几天。而现在的我呢,家里条件宽裕多了,买书和玩具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所以我的玩具和书有好多啊。爸爸经常批评我,不懂得爱惜,我觉得自己做得确实不好,我身边的小伙伴和我的情况也差不多,看到文中的爸爸那么珍惜他的书和玩具,我觉得很惭愧,从现在开始我也要珍惜书本和玩具。
现在我们的物质极为丰富,不像书中的爸爸,他小时候是那么向往丰富的物质生活。很多东西即使浪费了,我们也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有钱就可以去买啊。爸爸小时候和我们可不一样,他吃过很多苦,因为东西少,所以有时候过于小气。我是不同的,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好多长辈都会给我买东西,这些东西好像大风刮来的一样,我一点也不懂得珍惜。看了这本书,我懂得了爸爸、妈妈他们挣钱是不容易,我们不能随意的铺张浪费。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爸爸、妈妈的不容易,所以我要学会懂事一些,时刻爱惜东西,不浪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