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学,我都会走这条熟悉的小路,它已经伴随着我度过三个春秋。
刚出门,周围就是一片花的海洋。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路上,草坪和树木,它们在睡梦中刚刚醒来,周围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太阳慢慢露出了红通通的头顶,慢慢露出耀眼的眉毛、眼睛和嘴巴,最后露出了整张笑脸。
在不知不觉中,汽车行人渐渐多了起来,马路也渐渐拥挤了。这时,耳边突然传来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辆洒水车,只见他的洒水管把马路洒上了水,顿时,马路上就有了一条湿漉漉的水痕印在上面。开车送小孩的大人有很多,只听嬉戏声、吵闹声、喇叭声不绝入耳,时常还会听见家长对孩子温柔的叮嘱:“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搞小动作,开小差,听到没有!”往往孩子们都会不耐烦地回应:“知道了,知道了!”路上还会遇见一些晨跑的大哥哥,只见他们耳朵上塞着耳机,正在不紧不慢地跑步。
不知不觉,我已经来到了校门口,这里热闹非凡,有人在学校旁的店铺买早餐、买学习用具……大人、小孩都在这里大声地说着,嚷着。
7点30分,校门开了,学生们排好队,有秩序的进入校园,我也伴随着阳光走进了美丽的校园。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流。”每当我念到这首诗的时候,我总是对黄鹤楼充满无限的向往,却只能在梦里登临。
这次,终于有机会到黄鹤楼去游玩,我甭提有多高兴了!我满脑子都在想:黄鹤楼到底有多么宏伟?多壮丽?
来到黄鹤楼前,上了台阶,我看到了黄鹤楼的大门。牌匾上写着:“气吞云梦”四个金光灿灿、笔锋苍劲的大字。在牌匾两边的桃木上,刻着一幅对联:“登斯楼揽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再往前走,便可看到可让游人纳凉的两个亭子——瞰川亭和揽虹亭。瞰川亭果然名不虚传,在这亭子里,放眼望去,所有的景色都一览无遗。而站在揽虹亭里,我可以将万里天空所有的白云,全部收在自己的眼中。游人感到累时,便可在这两个亭子里小憩。
笔直地往前走,就来了大名鼎鼎的黄鹤楼了。黄鹤楼前有两只用铜制作的仙鹤,仙鹤的眼睛灵光闪闪,炯炯有神。脖子细长,身子大而不肥,一脚提起,栩栩如生,姿态高雅。我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
步行至黄鹤楼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壁画,雕刻着一位仙翁坐在黄鹤离去神奇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唐朝崔颢写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壁画上的每一个人都有着鲜艳的颜色,不同的外貌。
壁画下的桌子上摆着两棵美丽的小松树。小松树长着浓密的针叶,每一根针叶都十分精神,树干十分坚硬,放在壁画的正下方,好似与壁画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许多生机。
我往楼上走,脚下的楼梯足以让我我感到历史的悠久。来到顶层,我站在走廊里,从长江面上徐徐吹来的微风,把我的疲劳吹得无影无踪。我低头往下看,黄鹤楼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散发着金光。往长江望去,长江好似一条细流,温柔的浪花向东流去。
站在楼上,我不禁感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多少汗水和智慧才凝结成这个天下奇楼啊!它是武汉人的骄傲,是湖北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