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团山,那儿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家乡的果园。走,更我去瞧瞧吧!
春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小花、小草欢快地和风姑姑跳起舞来。咦?那些红红的东西是什么?走进一看,哦,原来是一些害羞的草莓姑娘,它们一个个戴着帽子,低着头,躲在叶子下面乘凉,怕火红的太阳公公把自己晒黑了哩!
夏天,太阳公公好像把大地看作一盘烧烤,不把它烤得香喷喷的,决不罢休!在这样的天气里,花儿、草儿都垂着头,一点精神都没有。但是,在果园里,一个东西却钻了出来,哦,原来是胖胖的西瓜!一位农民走了过来,把西瓜用刀子破开,大口大口地吃着,那滋味呀,简直秒不可言。看,果园的西瓜身穿着黑绿相间的条纹衣,胖胖的,十分可爱!它的肉鲜红鲜红的,味道很甜,籽儿可以用来种西瓜呢!
秋天,小草、小花似乎不喜欢秋天,都没有往日的光泽了。但是,这时,果园里都很热闹。苹果、香蕉、柚子等水果正开着派对呢!咦?你看,树上是不是挂上了灯笼?哦,不是,是柚子成熟了,金黄金黄,摘下一个,把皮剥开,里面的柚子肉一瓣一瓣的,像许多小朋友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呢!再剥一瓣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让人吃了还想吃。
“呼呼呼”一陈凉风吹过来了,原来是冬天来了,小草、小花枯萎了,大树变得光秃秃的了,果园里变得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种水果露面了,大地也盖上上被子准备过冬。
我爱家乡的果园!但我更爱那生我养我的家乡!
每天上学我都要穿过西大街,再走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子——白庙巷。
天刚蒙蒙亮,白庙巷就热闹起来了。最先忙碌起来的是街边店铺的师傅、摆摊的小贩,他们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不久,上班的大人、上学的孩子就接踵而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他们要穿过这条窄窄的小巷,寻找心仪的美食去唤醒清晨的朝气。出门早的不着急,可以在小巷里的早点铺细细品味酸辣可口的蒸面、热气腾腾的米线、香气四溢的馄饨;出门晚点的行色匆匆,就只能买点包子、豆浆什么的边走边吃。这会儿走这条小巷是越心急越走不快,行人只能耐着性子左穿右插曲折前行。这时小巷里车子的喇叭声、摊贩的吆喝声、大人对孩子的催促声,不绝于耳,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啊!好不容易随着人流挤到巷口,我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新的一天的学习。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喜欢东看看,西瞧瞧。这里的店铺鳞次栉比,应有尽有:烧饼店、炒货店、杂货店、制衣店、制鞋店、理发店、修车店、小吃店,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我会到路边小吃摊,去看老婆婆把糯米面团揉得圆圆的,放在平底锅里煎成黄黄的糯米糍粑;到蒸面铺子,去看老板把一勺勺面糊放进蒸笼,蒸成又薄又圆的面皮,调制成色泽红亮、辣香诱人的蒸面。我会到制鞋店,去看老师傅用老手艺制成的漂亮皮鞋;到凌家铺子,去看师傅烤制的传统民族糕点;看炒货店怎样炒出色香味俱全的板栗……真是令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啊!
白庙巷肩负着多少人的勤劳与汗水,承载着多少学子的希望与梦想。正因为如此,我喜欢在这里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