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爱玩手机的爸爸作文500字

admin 三年级作文 2023-09-21 122

我有一个爱玩手机的爸爸。

放学回家,他那水桶似的身子早就卧在沙发里,两条腿交叉压在沙发上,那可怜的沙发都快被他压散架了,发出一阵痛苦的呻吟声。

我的爸爸长得一般,一般,全家倒数。他的脸上红彤彤的,但是分布着若干条皱纹,失去了青春与活力,一个红得似火的鼻子像一根胡萝卜一样傲然耸立,他的额头又大又鼓,里里装的全是数也数不完的智慧。

做完作业,走出自己的小房间,发现他还以那诡异的姿势卧在沙发上,只不过,两条腿交叉缝隙的中间多了一只手。

他那浓密的眉毛下有一双三角眼,非常非常非——常小,小得能夹死一只蚂蚁,仔细一看,那眼睛因为长期熬夜玩手机而布满了鲜红的血丝,非常可怕。

我迈开长腿,像猫一样悄无声息地走到爸爸面前,爸爸因为太沉迷于手机,没有发现我的到来。

我轻轻绕过沙发,绕到他背后,瞪圆眼睛注视手机,那上面的字小得连微生物看了都会低下头,我隐隐约约看见那上面写着什么“穿越”呀,“重生”呀,我什么都看不懂。

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爸爸眼里为什么布满了红血丝,原来是他每天都在跟“微生物”打交道。

我的爸爸太沉迷于手机了,上厕所、半夜、睡大觉和所有业余时间他都在玩手机,一离开手机他就跟丢了魂一样。手机,你这个怪物、魔鬼,快把爸爸还给我。

粽子里的那份乡愁

最开始了解琦君,是做一篇名叫“粽子里的乡愁”的阅读理解。那文章不过也只是写了琦君小时候过年时母亲包的灰汤粽和用粽子帮助乞丐的事。既没有描写灰汤粽的外观,也没有写灰汤粽的味道,也没有特别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华丽的文章对比,简直就平淡无奇。当时我就在想:这种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吗?

恰好老师的推荐书目里有《琦君散文》,便想买回来一探究竟。结果翻来一看,里面竟全是一些朴实无华的句子。写父亲:“笔挺的军装,胸前的流苏和肩徽都是金光闪闪的帽顶上立着一枚雪白的缨。”写桂花:“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我头上、肩上,我就好开心。”这种文章,我也写得出来啊。

更让我不解的是,琦君写什么都可以在最后抒发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她的母亲。写新年看灯,回忆起小时候,思念母亲。写酒,回忆起母亲泡的春酒,又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也许她花那么多笔墨写亲人是因为她的亲人都早早地离她而去吧!她的哥哥在她十岁的时候不幸夭折,弟弟在她二十岁时因病身亡。父母因悲伤加上有病在身相继去世。琦君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客家人”。读完几篇文章后,对她本人不是很熟悉,但对琦君的家人,家乡的风俗习惯和她的阿猫阿狗了如指掌。

思乡和亲人一向都是中国文人写作的一大主题,而琦君更是把对身边许多人的思念发挥到极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她的文章就像一幅国画,仅用朴素的黑白,就描绘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国画不像西方的油画,花里胡哨,五颜六色的。国画有的是一种淡雅的美,琦君的作品也一样。仿佛是用一个小姑娘的口吻在讲故事,想到哪说哪。完全不像一个五六十岁的奶奶写的。我也慢慢能理解为什么如此恬淡的文章也能放入阅读理解中了。

琦君的散文已有好多篇入选课本。也许老师们是想让我们学习琦君那种平淡而典雅的口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