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游戏,都能让小朋友得到快乐,其中的“传话游戏”,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不能不认真。
那游戏的场面,还在我的大脑里久久不能褪去。我排在第四名,不一会儿,就传到我了,我的心嘭嘭地跳着,有点害怕。
只见第三个同学凑到我的耳边,捂着嘴巴、缩着脖子,一直笑个不停地说:“死死死……”连续说了三遍,我还以为其中有个死字,就把听的只言片语,凑合着传给了下一个人,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有个人,让我印象最深。那就是第一个,老师给他说了两遍,他都没记住,手挠着头发,脸憋得通红,腿也在抖动,东望西瞅的。此刻,我感觉他可能在想:怎么办?老师在说什么?我没听清。
通过这一次游戏,我明白了认真才能做好每一件事,但我也知道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有可能他说的是错。
越过一座座大山,裹着一层层绿荫,我们来到了美丽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杨守敬书院,寻找传统文化之美。
礼下德
书院大门口,矗立着一座杨守敬先生的石像。他身板挺拔,衣袂翩翩,一副沉静笃定的神态,站在岁月的深处回望,俗尘尽洗,潜心做学问,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古人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于是我们穿上了汉服,戴上帽子,先正衣冠。“君子正衣冠,帽子要戴正……”老师庄严的声音在耳畔响起,伴随着音乐,我们拜杨守敬先生为师。无论时光如何消逝,人们对礼仪的尊崇,对知识的渴望,永不改变。
书中线
线装书,源于五代,盛于清代,是中国传统书艺术的最后一种形态。书,其古朴的外表,深厚的内涵,儒雅的意境,已成了我们中国的代表之一!我们今天又拾起了这古老的艺术。我们捻纸、剪线、穿针、打结……一步一步小心翼翼。针线在书页中不停穿梭,不一会儿,我们亲手制作的第一本线装书书横空出世了!这本书,是我们的骄傲!
伞上艺
油纸伞是直杆雨伞的祖先,在中国已“活”几千年,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也成了我们中国的瑰宝。我们今天就有幸体验了一次油纸伞的绘画过程。我握着画笔,蘸上颜料,随意泼墨。绿色的危机、黑色的敌意、红色的怒气、黄色的温暖……在我的笔下一一呈现。不一会儿,一个有模有样的天空之神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让我们一同去寻觅、去领略这传统文化的千古风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