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夏天带着火热走了,留下了凉爽的秋天。而秋天又有哪些特点呢?
秋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天空里,有一处耀眼的看点,那就是雁阵。它们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又变成“人”字形。我听妈妈说,它们这些队形的变化有助于飞行。而在我幼小的心里,有一个新的猜想:因为大雁们觉得飞行太单调无趣,于是就变着花样地飞,这样它们就不会感到无聊了。
秋天的玉米地里,成熟的玉米粒像一排排金色的珍珠,如果把它们一颗颗地串起来,戴在脖子上,就变成了一条既好看又能吃的玉米项链了。挨挨挤挤的玉米粒,还像是刚出生的小宝宝,它们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正在争先恐后地探出小脑袋四处张望呢!
秋天的枫林,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也像杜牧一样喜爱枫林。走进枫林里,欣赏着那火红的枫叶,倾听风吹树叶的声音,闻着泥土的香味,让人沉醉其中,不忍离开。远远望去,红色的枫林像是一片霞光万丈的海洋,更像是革命先烈们的光辉雕像,它们用火一样的热情温暖着我们的生活。
我爱秋天,爱它湛蓝的天空,金黄的玉7米,也爱它火红的枫叶,我爱秋天的一切。
每一个假期都有不少的趣事,在这中间,尤其使我难忘的,便是那次放寒假的时候挖冬笋。
那次寒假,我们来到了表姐家过年。我和哥哥无意间发现在后山有一大片竹林,林中竹叶翠绿,节节高升的竹子傲然挺立在风雪中。虽说是冬天,却不觉寒冷。这个季节,正是长冬笋的时候。想到冬笋的鲜美,我们也是垂涎三尺。
于是,我们决定上山去挖冬笋,我和哥哥一人扛了一把锄头,将落在地上的枯枝败叶推开。在地上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个金黄的笋尖。我心中一喜,先将笋子周围清干净,再从笋子的旁边入手,以免伤到笋子。
摸清笋子的大概长势之后,再将笋子一点一点的刨出来,这个过程要小心一点,不能擦破笋皮,找到笋子的根部之后,再用力一锄将根部切断,然后再用锄头将笋子撬起,就这样一根冬笋就挖出来了。
但是真正难的,是找笋子,笋子一般都生长在竹子为中心的两三米范围之内。有的笋子比较调皮,想跟我们玩捉迷藏,不让我们找到。不过,还是我们技高一筹,一般藏有笋子的地下,地上总会拱起一个小土包,有时候土包上还会有裂痕。
于是我们就专挑这些小土包下手。一抓一个准,让他们无处遁形。至于那一些忍耐不住好奇心的,一个劲往上钻的笋子就更容易找了,地上那些金黄的笋尖就是它的头了。
过了不久,我和哥哥就满载而归了。于是姑姑给我们做了一顿大餐。味道可好了。
尝着鲜美的笋子,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自己挖的笋子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