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可怕、认真严谨但又可爱的人。
每当星期天回到家时,我必须在他下班没回来前,桌子上得摆满书,因为他一回到家只要没让他看到我们的作业,就会朝着我大吼大叫。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不想上学,故意假装生病,因为我装病经验不足,生病还吃冷饮,难受了还玩游戏。结果被爸爸发现了,他用手拽着我的衣领,用脚瞪着我的屁股,逼着我上学,在路上,还一直唠唠叨叨的说一些大道理。虽然我心理上觉得他特别烦,但也不敢说出来。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逃过课。爸爸不光严肃,有时也有可爱得一面。
有一次妈妈不在家,我一个人在家里打扫务,因为家里太脏,没人打扫,爸爸也要上工,只能是我了!我在家里拿着扫把,一会儿往那儿扫一堆,一会儿往这儿扫一堆,扫得家里全是垃圾。
一会儿,一阵阵脚步声慢慢向我靠近,当时我在卧室,走进客厅,我一看是老爸。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衣服,一双明亮的皮鞋。我想:“他不是上工吗?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呢?”房间里鸦雀无声,他拽了拽衣领,咳嗽了两声,说道:“你会不会扫地啊?怎么把家里弄成这个样子?”我紧张了,起来支支吾吾说:“老爸,我不是故意的。”他告诉了我,“没事,就这样吧!,赶紧写你的作业去,我来扫地,一会儿我要检查你写的作业。”我连忙答道:“行,老爸!”看着我去做作业的样子,爸爸满意的笑了。
有了这样一个老爸的监督,在学习的我道路上,我丝毫不敢怠慢。
一本书,两辈情
在老师要求下,我极不情愿的打开了在床头的那本书——《傅雷家书》,我本是不愿看的,心想:一本家书,往来的信,不就是父母对孩子常说的教导吗?
但当我打开后才发现,傅雷对儿子的教导绝不仅仅是我想的那样,不单单是“饮食寒暖要极小心一点儿差池不得”“不要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饱满)的精神”,更有“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希望你们二人除了相亲相爱之外,永远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独断专行”除此之外,更有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傅雷言语间透露的温情,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傅雷高深的学问,没有傅雷对艺术的感悟,更没有傅雷对生活的乐观。但傅雷面对儿子出国时的伤心,面对儿子不来信时的急切,和我的爸爸对待我的担心一样。我想,这更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我的爸爸的确在有些方面不如傅雷,但是他会在下雨天帮我打伞;在天冷时给我加衣;会在我骄傲时提醒我做人要谦虚;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指示前方的路;在我无助时给我光的希望。他是我的偶像,更是我的英雄。
当我们在父亲面前任性地逆反时,有多少人发现父亲双鬓的微白?
我们渐渐成长,父亲却在一天天老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的我们更应该懂事,不让父母操心,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尽自己所能理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