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太好了”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欢呼声,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玩猜字谜游戏啊!快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那一组先来出字谜呢?”老师的声音刚落下,就有同学迫不及待的举起手来。同学们有的嘴巴里喊着:“老师,叫我,叫我”有的同学手举得老高,以此来吸引老师的注意,还有的同学急得直接站了起来。最后老师选择了我们二组。
我先出字谜“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心里正在得意他们都猜不出来的时候,张胜博张口就来“拿。是拿字。”立刻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感觉自己出的“难题”如此不堪一击。不过没关系,我们组还有三个人,一定可以把失去的分数赢回来。接着刘艺出题了“差一点六斤。”同学们有的说是乒乓球乒,有的说是乒乓球的乓,还有的说是数字大写六。可是都被刘艺一一否定了。最后老师告诉我们答案是“兵”字,可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是“兵”字。老师就很认真的给我们解释了一番,我们都恍然大悟,同学们像是自己猜对了一样兴奋的手舞足蹈。最后高若宁又出了一个“三水压倒山。”我们想的都是三点水在旁边,可惜不是,我们错了!三点水在上面。正确答案是“当”
教室里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同学们在欢快的游戏中学到了知识,真的是太好玩了。
一本书,两辈情
在老师要求下,我极不情愿的打开了在床头的那本书——《傅雷家书》,我本是不愿看的,心想:一本家书,往来的信,不就是父母对孩子常说的教导吗?
但当我打开后才发现,傅雷对儿子的教导绝不仅仅是我想的那样,不单单是“饮食寒暖要极小心一点儿差池不得”“不要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保持fresh(饱满)的精神”,更有“现在正是设计你下一阶段生活的时候,应当振作精神,面对当前,眼望将来,从长考虑”“希望你们二人除了相亲相爱之外,永远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独断专行”除此之外,更有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理解“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傅雷言语间透露的温情,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没有傅雷高深的学问,没有傅雷对艺术的感悟,更没有傅雷对生活的乐观。但傅雷面对儿子出国时的伤心,面对儿子不来信时的急切,和我的爸爸对待我的担心一样。我想,这更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我的爸爸的确在有些方面不如傅雷,但是他会在下雨天帮我打伞;在天冷时给我加衣;会在我骄傲时提醒我做人要谦虚;会在我迷茫时给我指示前方的路;在我无助时给我光的希望。他是我的偶像,更是我的英雄。
当我们在父亲面前任性地逆反时,有多少人发现父亲双鬓的微白?
我们渐渐成长,父亲却在一天天老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的我们更应该懂事,不让父母操心,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尽自己所能理解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