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春日胜春朝。”秋,向来是“凄清”的代名词,而在我眼里,她却是四季之中最璀璨的明珠。
田野里,大豆摇晃着脑袋,向我点头致意,它挺着肚子,露出饱满的豆荚,发出爽朗悦耳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雪白雪白的棉花犹如寒冬腊月厚厚的积雪,又好像一朵朵白云在天空飘荡。
抬头望去,眼底尽是苍茫。日落时分,残阳如血,袅袅炊烟屡屡而上,农人卸下了一天的疲惫,一家人围坐在小院,吃着饭、聊着天。耳畔不时传来几声“哞哞”,一阵犬吠、一声鸡啼,别有一番韵味。
你瞧,西面山洼里的那一片柿子树挂满了熟透的果实,好像一盏盏红灯笼,又仿佛一个个小精灵,那么好看,那么惹人喜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笔下火一样的枫叶与之相比就略显单调了。
走在林间,秋风乍起,片片枯黄的叶子终于斩断了脉络,坚强的与母亲分离,我弯腰拾起一片纹理模糊的落叶,棕褐色的叶茎显然已没了气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许三尺尘土便是它幸福的归宿吧!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曾写到,“其色惨淡,烟菲云敛”而我却不以为然,这里哪有他所描写的那么萧瑟、凄清啊!更别提“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沧桑之感了。
不知不觉中,秋已悄然离开,她不恋春的五彩缤纷,不恋夏的生机勃勃,不恋冬的银装素裹,她是哼着歌儿,跳着希望的舞曲向前走的。
我爱这别样的秋!
所有人都有一个母亲,都有不同的爱,是爱让世界充满了温暖,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处……那就是爱。
我的母亲出生在农村,那时候生活困难,物资缺乏,所以,有时候人手不够,我的母亲也要下地种田,所以他的动手能力非常强。
从我出生以后,我就感觉到我的妈妈她不仅是我的母亲,还是一个天使。
我记得在我上幼儿园以后,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还带我一起玩耍,但好景不长,这种日子过不了多久,妈妈就去外地上班了,他给我“抛弃”了。
在幼儿园毕业以后,恰好有一天,有机会去母亲工作的地方看看啦,那时候正是酷暑,在半路上走着,那真是像在热锅上行走一样,而且天上的太阳也在,烧炙着我,到了妈妈工厂的厂房后,即使这么热,老板还不开空调,不仅这样,外面还有讨人嫌的知了一直在叫”热啊,热啊”,但我的妈妈,就是像现在这样,天天工作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拼命的打工为我攒学。
上二年级以后,看着别人有新衣服穿,我就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也想要一件新衣服”,妈妈就笑着说“好的没问题”,但是我没有注意到,妈妈,还是穿着那一件像工作服一样的旧衣服。
差不多三年级的那一次,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次,那一天我发了高烧,妈妈感觉不对以后,马上就把我送去了医院,那一天雨很大,天很黑,树上的叶子乱哄哄的摇晃着,地上的草也在瑟瑟发抖,地上的积水,都沉浸到了小腿的地方。但妈妈不顾这一切,仍然抱着我冲向了医院,慢慢的,慢慢的,天上的雨小了,我的烧也退了。出院后,妈妈抱着我依偎在他的怀里,天空虽然下着雨,但我没有感觉到一丝的寒冷。眼角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妈妈她知恩图报的品质也影响着我,有一天,我的外婆生病了,刚好舅舅也不在家,而作为女儿的她,接到我外婆的电话后,立马赶了过去,在外婆的身边,一直在照顾着,没有一点怨言。
一把伞可以撑起一片天,妈妈的爱,就是那把伞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幸福,也给了我一个花样的童年。
妈妈呀,妈妈,我都不曾发现你是如此的美,美的触动了我的心弦,妈妈,你如此美丽,我从未发现,妈妈,请原谅我,原谅我的粗心,我一直都没注意到你,原来我的妈妈是如此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