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你再不收拾好,我就把你收拾了!”李老师恶狠狠地对我说。我心里五味杂陈,一面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一面又实在不愿收拾。
终于是妥协了,我花了将近一节课时间,收拾得还算体面。可不知为何,看着这整洁的桌面,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总跟少了什么似的。
我一直有这样一习惯,就是把书本堆在桌上,堆成一座小山。自从李老师让我收拾后,手放在桌上,没有什么依傍,是一种空洞的自由,让人很不舒服。最终还是耐不住,于是,桌面上一本本书又叠起来了。这才让我感到舒心。后来,同桌小巫嫌我的“小山”太占位置,就数落我:“你快点把你这‘叠高高’收好,麻烦得一。”我漫不经心地答道:“没时间,很多事要做,以后再找时间收拾。”他见我那么不屑的回答,心中不痛快,就开始教育我:“你这样舒服吗?不觉得很麻烦吗?找张试卷都得找半年,怎么学……”他滔滔不绝,一连串的反问,引起了我的深思。还是觉得学霸说得有理,于是便让我的桌子翻新了一遍。
一段时间后,桌上不知不觉又突兀现旧书山。小巫也在多次劝说无果后,放弃治疗我了。没了小巫的限制,我的“书山帝国”更加猖狂,不断扩大领土,有时还放肆地去侵占他人领土。正在帝国不断时,我调到了罗哥旁边。他嫌我的小山阻隔了他通讯,强迫我“移山”。我平时最怕他威胁,可这次却不然,我宁死不肯做愚公。慢慢的,桌面越来越乱,人也越来越乱,感觉整天处在忙碌中,也更无暇这些“世俗凡物”,跟超渡了似的,越来越佛系。
现在想想,不断找借口躲避,只会让我越来越乱。希望经历了“两起三落”的我,能迎来第三起!
17岁本该是无忧无虑,青春懵懂的岁月,但是在北京城的胡同里,一个倔强瘦弱的身影在汹涌的人群中寻觅,翻找……
当城市化的呼喊传遍这片黄土地,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人们进城淘宝。在那个充满了诱惑的地方,有人用淳朴交换了圆滑,有人用诚信换得了金钱,更有的人用良知去换取那外在的权利。当然还会有些人在城市的最底层,为了生存苦苦挣扎。在王小帅导演的《17岁的单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来自农村小伙在城市中生活的点滴。主人公是两个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17岁小伙,用一辆单车,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故事。
《17岁的单车》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人也很平凡,但是正因为这样才更加动人。我们在郭连贵,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的眼中看到让人心疼的无奈,以及对这个现实社会无声的控诉。苦苦挣扎,不过就是想要简单平凡的生活。也许幸运女神未曾眷顾他,一次次的打击这个十七岁的少年。
同一辆单车对于两个17岁少年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小坚,这辆单车只是在同学之间相互炫耀的附属品,为了这莫名的虚荣,他努力学习,希望父亲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为他买辆自行车,但是最终还是失信了。在虚容心的促使下,他偷了父亲的钱去买了一辆二手车。败露的他,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把偷父亲的钱,说的理所应当。学校里的攀比,让他学会了虚荣,一辆单车,承载了他的追求。
但对于来自农村的小贵来说,这辆单车却是他生活的全部,是他在这个城市中活下去的资本,是他生活的支点。他每天骑着它穿梭在大街小巷,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努力工作中,期待着美好的明天。可是当他真正拥有这辆车时,却又被偷走了,也许这是上天的不公,但他却让小贵得到了成长。
这辆车对于他们有着不同的意义,但却同样重要,所以在最后他们选择了共同拥有……
朴实才会显得更加真实,而那些华丽光彩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