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鎏金龙,名叫大眼金。虽然已经记不住我是哪年出生的,但是我知道,我“爸爸”是一个唐代的工匠。
每到白天,我就乖乖地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因为外面游客太多了,我动也不敢动。人们都在盯着我看。我想,如果我动一下,他们绝对会吓得魂飞魄散!
夜幕降临了,博物馆也就关门了。人们纷纷离开、各奔东西,水泄不通的博物馆变得鸦雀无声。我像一个多年没出门的人重见天日。
飞出展柜后,我先去探望了西周的编钟大哥。别看他们大腹便便,当他们走路时一摇一摆,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我说:“编钟大哥,你今天编了什么曲子呢?”编钟里的大哥说:“大眼金,我们正在练习呢,你明天再过来听吧!”
散步时,我正巧遇见了自己最崇拜的秦始皇兵马俑。他们有的在射箭,有的在练习功夫,有的在驯马和排兵布阵,热闹极了!我对一个长胡子的将领说:“你想念朋友吗?”胡子将领回答:“想呀,从秦始皇开始建陵墓时我和兵俑们就在一起了,都有两千多年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对胡子将领说:“对不起,我要先走了,有个朋友在等着我呢。”
我的这位朋友,是一块汉代瓦当上的小青龙。小青龙说:“我好想像你那样飞来飞去呀!可是,我一动可能就会摔碎。”我说:“你可不要自卑,我们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连皇帝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有龙的血统呢!”小青龙又说:“是呀,古代人的衣服上、装饰品和屋脊上都有龙。”
说着说着,天亮了,博物馆又要开门了。我慢慢回到了自己的展柜,准备好了迎接新的一天。
期待已久的羽毛球亲子赛在这云淡风轻的日子里,徐徐拉开了帷幕。羽毛球是我的拿手好戏,挑球更是我的杀手锏。这场比赛,我一定要大展身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身穿运动服,脚踏运动鞋的我正和其他选手一起做着赛前热身。此时的球场焕然一新,空中高挂红色横幅,球网矗立中央,大家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连一旁参赛的家长也热血沸腾。
“初赛开始!”随着杨教练一声令下,我和爸爸还有其他选手一起来到赛区。“眼盯球,力量一定要大,不要软绵绵!”上周六教练的话仍回荡耳畔。我呼出一口气,做好发球姿势。“嘘———”哨声响起,我屏住呼吸,频频亮出杀手锏,只见羽毛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孤线。“接球,挑!得分!”伴随着这样的声音,我和爸爸不费吹灰之力击败对手。
复赛中的选手实力更强,当我看见对手身材之魁梧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们利用身高优势,多次打出高远球,动作又无比敏捷。“哎呀!”本站在前方进攻的我大叫一声,爸爸忙跑到后场接球,却扑了空,对方得分!我冷汗直冒,再不敢小瞧对方,只得重新严阵以待,爸爸负责后场的高球,我重点抓住机会进行前场挑球得分。因为分工得当,15分钟后,激烈的复赛终于结束,我们险胜对手。
“最精彩的总决赛来了,场上的两组选手,谁能勇夺桂冠?”我不再马虎,和爸爸商量好对策,再次登台。大家心中都波涛汹涌,知道如果没把握好机会,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我不停地深呼吸,心脏好像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似的,浑身冒汗。“韵祉退后,我先攻!”爸爸舞动球拍,完美挡回了数次猛攻。羽毛球在网间跳跃,大家都盯着飞来飞去的球,仿佛只要它一掉落就无法挽回。双方离胜利都只差一分,对手咆哮着杀来一球,我不慌不忙,轻轻伸拍向前一跃,使出我的拿手好戏——挑球!球如蜻蜓点水般轻快过网,迅速落地。赢了!我惊呼一声,扔下球拍,跳跃起来和爸爸相互击掌,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就是我的拿手好戏———羽毛球挑球。它给我的课余生活抹上了一笔浓艳的色彩,时常带来惊喜,也如磁石般吸引着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