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青春应当是一场逆风的旅行,要迎难而上,绽放自我;也有人说,青春是一场苦痛的磨练,要坚持才能成功!其实无论青春怎样,我们的目的,都是为高唱一曲青春赞歌!
你可知过去的青年是何等风姿?在一九一九年,那个仍动乱不休的年代,“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这是在落后中国为青年们举起的一盏明灯,多么明亮而又灿烂的青春。它在一个昏暗的时代里,展现出了一首多么嘹亮,多么震撼人心的青春赞歌!吾辈之青年,也当以周总理为榜样。
曾有北大的学子欢呼游行,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这了这个时代青年的心声,喊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不朽的青春赞歌!青春,从不因时代的尖锐而避其锋芒,反而,会因此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它们会高唱报国豪情,会唱响青春之赞歌!
你大约会听过“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但你知不知道它的总设计师,首席潜艇员叶聪呢?中国已经度过了战乱的年代,已经度过了改革开放时期的最艰难时代,现在的祖国正朝着世界强国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个越来越繁荣的时代中,青年们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高唱自己的青春赞歌。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叶聪毫无疑问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他的出现说明青春的奋斗拼搏从那个战火不休的时代一路传承到了今日,它是五四精神从未消失的表现。或许有人说。当代的青年会让人失望,因为生长于温室,一帆风顺、青春无忧无虑,如何懂得从前的艰难与困苦呢?其实,青春无论在何种形式生活下成长,青年们都会以自己的方式高唱青春赞歌!
青春是一首赞歌。奋斗,拼搏,青年们在行动中呐喊,在时代中绽放青春,并挥洒着汗水,高唱了一曲青春赞歌!
一个人和他的故乡永远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开的,我也是。
我的故乡很美,在我仅有的童年回忆中,永远有徐徐的清风,暖暖的阳光,漾漾的柔波。小时候的我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当时我和住在楼下的小哥哥是小区里人见人爱的“小淘气”。每天从幼儿园一放学,就手拉手笑嘻嘻地在小区里疯玩。我们养过兔子,喂过麻雀,帮隔壁的张奶奶种过菜……小区里的欢声笑语仿佛从未停止过。当时的我最喜欢干的,就是在秋天的黄昏时刻,帮李爷爷摘橘子。记忆中的李爷爷个子不高,瘦瘦的,头发半白,成天笑眯眯地,家里种了几棵橘树,每年秋天都会分给大家一起吃。而当时小小的我,也兴致勃勃地跟在李爷爷后面,学着他的模样认真地摘起橘子来。可是,我往往会把还没熟透的“绿橘”摘下来,惹得李爷爷哭笑不得!然后我抱着一大袋橘子活蹦乱跳地跑回家给外婆吃,外婆马上让我抱着自家腌的菜跑去送给李爷爷。尽管跑来跑去的我很累,但仍然乐此不疲。
吃过晚饭,大家都喜欢拿着扇子到王婆婆家的院子里坐坐,大人的谈话我们听不懂,于是我和小哥哥就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比谁骑得快。当时的我还不会骑两个轮子的车,只好任由小哥哥嘲笑,而事后一定会在心里忿忿地想一定要快点学会骑两轮自行车,并且超过小哥哥!除了在自行车问题上,我们有些许不愉快,但多数时候,小哥哥都像亲哥哥一样待我很好。他会放下新买的变形金刚玩具陪我玩过家家,会将攒了很久的钱买棒冰给我吃,还会弹钢琴给不懂欣赏的我听,甚至连我弄坏他的玩具也从没生过一次气。记忆中的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哥哥。
从王婆婆的院子里回家,我和外婆外公便在沙发上看起电视来,而外婆一会给我拿来苹果、香蕉,一会悄悄给我塞几片饼干,从回家开始,我的嘴就不曾停下。外婆外公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斗起嘴来,吵着吵着,就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当时的我不知所以地和他们一起笑,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就是幸福吧。
后来,我搬到了城里,回到父母身边,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小哥哥也搬进了城里,李爷爷的橘树也越长越高大,王婆婆的院子却越来越冷清,小区里再也没有稚嫩的欢声笑语了。
但是我依然爱着我的故乡:爱这里的清晨与黄昏,爱这里的寂静与喧闹,爱这里的盛夏与寒冬,更爱这里善良朴实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