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上小学四年级,考试的喜怒哀乐,我都品尝过。考试就像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快乐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深有感触。
喜
这次考试我充分准备。考试时,我势如破竹、毫无难度地答完所有题。我不禁心花怒放,得意洋洋,眼睛眯成一条缝,嘴角上扬,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眉毛像月牙一般。考卷发下来时,果然不出我所料,看着这“醒目”的分数,我心想:嘿嘿,回家有“蜜”吃喽!
怒
考试时,我同桌有一道题不会,想瞄一眼我的答案。你可知道,她那偷看技术可是一流,只见她先调整呼吸,然后东张西望,见无人知晓,便开始蠢蠢欲动了。她像没事人一样,手一挥,将橡皮故意弄到地上,还凑过来对我挤眉弄眼,窃窃私语说:“嘿,我的橡皮掉地了,帮我捡一下!”等我弯腰去捡时,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瞄了一眼,答案到手了,她赶紧收过身来,继续装模作样地答题。等我知道这件事时,我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
哀
每当考试之前,我都要进行“魔鬼训练。”在灯光下,复习、复习、还是复习!我奋笔疾书,抓紧一切时间来复习,我写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心中暗暗发誓:完不成这些作业,我便不睡觉。每次“大难临头”,我都要这样刻苦训练。
乐
考试考得不好,回家是一顿臭训,考得好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考得好,妈妈回家就会给我一顿“蜜”吃,可以是一场电影,可以是一个玩具,也可以是一个小时的电视,反正不管怎样,考得好就是一个字——乐。
考试,喜怒哀乐,样样俱全,缺一不可。没有哀就没有喜,只有经受住失败,才能迎接更大的成功,为自己加油!
一个人和他的故乡永远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开的,我也是。
我的故乡很美,在我仅有的童年回忆中,永远有徐徐的清风,暖暖的阳光,漾漾的柔波。小时候的我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当时我和住在楼下的小哥哥是小区里人见人爱的“小淘气”。每天从幼儿园一放学,就手拉手笑嘻嘻地在小区里疯玩。我们养过兔子,喂过麻雀,帮隔壁的张奶奶种过菜……小区里的欢声笑语仿佛从未停止过。当时的我最喜欢干的,就是在秋天的黄昏时刻,帮李爷爷摘橘子。记忆中的李爷爷个子不高,瘦瘦的,头发半白,成天笑眯眯地,家里种了几棵橘树,每年秋天都会分给大家一起吃。而当时小小的我,也兴致勃勃地跟在李爷爷后面,学着他的模样认真地摘起橘子来。可是,我往往会把还没熟透的“绿橘”摘下来,惹得李爷爷哭笑不得!然后我抱着一大袋橘子活蹦乱跳地跑回家给外婆吃,外婆马上让我抱着自家腌的菜跑去送给李爷爷。尽管跑来跑去的我很累,但仍然乐此不疲。
吃过晚饭,大家都喜欢拿着扇子到王婆婆家的院子里坐坐,大人的谈话我们听不懂,于是我和小哥哥就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比谁骑得快。当时的我还不会骑两个轮子的车,只好任由小哥哥嘲笑,而事后一定会在心里忿忿地想一定要快点学会骑两轮自行车,并且超过小哥哥!除了在自行车问题上,我们有些许不愉快,但多数时候,小哥哥都像亲哥哥一样待我很好。他会放下新买的变形金刚玩具陪我玩过家家,会将攒了很久的钱买棒冰给我吃,还会弹钢琴给不懂欣赏的我听,甚至连我弄坏他的玩具也从没生过一次气。记忆中的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哥哥。
从王婆婆的院子里回家,我和外婆外公便在沙发上看起电视来,而外婆一会给我拿来苹果、香蕉,一会悄悄给我塞几片饼干,从回家开始,我的嘴就不曾停下。外婆外公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斗起嘴来,吵着吵着,就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当时的我不知所以地和他们一起笑,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就是幸福吧。
后来,我搬到了城里,回到父母身边,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小哥哥也搬进了城里,李爷爷的橘树也越长越高大,王婆婆的院子却越来越冷清,小区里再也没有稚嫩的欢声笑语了。
但是我依然爱着我的故乡:爱这里的清晨与黄昏,爱这里的寂静与喧闹,爱这里的盛夏与寒冬,更爱这里善良朴实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