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我们班的牛人作文8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138

说起我们班,那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高手云集。在我们班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牛人”,简直就是一个人才市场,而在这济济人才之中,我最佩服的有两个人。

第一个是我们的书法家博哥——黄彦博同学。他的书法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曾经获得过全市书法比赛的金奖,但是我想说的不是他的书法,而是它那出众的“经济才能”。

记得前段时间,他在班级里开了一家书法刻章店,专门为同学刻章。这家店可以刻各种各样的印章,字体不限,价格为一元。由于受到场地限制,他经营的这家店只有一张桌子大,“菜单”是一本印满印章的笔记本,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已经刻完的章,而这些章的材质大多是顾客们带来的橡皮擦。偶尔有一两块石头,是一些顾客特地定制的,在众多橡皮擦中鹤立鸡群。

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家店哟,它虽然只有巴掌大,但在刚开业的那段时间里,每天下课都门庭若市,顾客盈门。有来取印章的,也有来订购印章的,而“老板”则专心致志地用他刻刀——水笔雕刻着,奋力完成他的“海量”订单。在嘈杂的教室里,他常常陶醉其中,如同身处无人之境。这家刻章店刻出来的章可真不赖,品质极好,印出来的效果和真正的印章差不多,他还像模像样地为自己的刻章店招聘员工,好像自己真的做生意似的。除了买卖,博哥还很会利用自身出众的书法技能来笼络人心,或者化解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比如免费刻章。博哥那高超的书法水平和经商头脑真是令我佩服不已!

我们班的第二个牛人是话最多,事也最多的苏逸凡同学。苏逸凡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当然不是他的“话唠”和“事精”,而是他敏锐的反应力。

他的反应力主要表现在课堂上,特别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他几乎都会举手发言,并且是在老师话音刚落便举手的,似乎他从接收信息到做出反应是不需要时间的。在语文课上举手发言的,通常只有三四个同学,而且并不是每次提问都会有人举手,这就导致课堂上经常出现苏逸凡同学一枝独秀的情况,此时老师不免会失望地问:“怎么又是苏逸凡同学?没有其他人了吗?”数学课上他也是如此,有时还会向老师提出质疑。所以我不禁怀疑苏逸凡的大脑构造是不是与众不同,他是不是个机器人?不然他怎么会反应得如此之快?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他家里有着堆成小山一样高的书,热爱读书是不是他反应快的原因呢?

看,这就是我们班六(七)班的牛人,都很厉害的吧?

“叮铃铃——”闹钟开始不满地发泄着。此时半梦半醒的我清楚地知道着我又要开始“忙”了!

我急速翻身下床,三步并作两步地跳入卫生间,抓起牙杯开启“泡沫之旅”,钟表上的针总爱和我对着干!他总喜欢跑着,害得我洗漱都像在和时间赛跑。

“噔噔噔”楼梯上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现在又要开始和凶神恶煞的老妈打交道了!

刚坐上椅子,正准备动起筷子,老妈用那犀利的眼神阻止了我,我看了看时间,天呐!七点十五分了!哦!慢慢吃肯定来不及了!我从冰箱里拿出面包,大口大口往嘴里塞。“慢点吃!别噎着啦!”妈妈连忙劝阻我说。“再不快点儿可就真的来不及啦!”虽然我在心里这么抱怨着,但被面包堵住的嘴一点儿也不争气。

“咳咳——”我真被噎住了,打心眼里恨透了这块面包。我抓起平常最不爱喝的核桃牛奶,一咕噜喝完了半杯。此时的我完全忘记了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只管一个劲儿地往嘴里送。

“走吧。”我示意妈妈可以开车了。

“哔哔——”马路上回荡着喇叭声。哦!原来我们驶进了堵车地带。车子从翰林天下十字路口排到了离它遥不可及的育英幼儿园大门口。“哦!老天呐!开开恩吧!照这个堵车速度,到学校估计得明年吧!”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到十字路口时早已用去了足足二十分钟。我很担心,要是迟到了怎么办呢?……老师会放过我的吧,毕竟我也是情有可缘的。……不!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我迟到会被登记,登记会被扣分,不行迟到是原则问题,怎么样都会被批评的!一阵深思熟虑之后,我告诉妈妈:“快开车门,我跑着去!”妈妈还没来得及说声“小心点!”我就“飞”到渠化岛上了。

我平时吧跑得并不快,可今天不知怎么的,背着书包的我也能健步如飞。

总算没迟到,可即将要面对的是一大堆的作业。组上的人真是一点儿也不听话,明明提醒过了,可就是不把作业放在桌角,害得我总得一个个要。“那个……组长。我可不可以下午交?作业落在家里了。”一个不做作业的老油条吴同学开始胡编乱造没写作业的借口,这对于我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当过组长的都知道,这种人不说都知道是没写作业。我头也不回地去收别人的作业了。忙活了一整个上午总算清静了。要是能快点到周末就好了。我开始盼着周末的到来。

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周末也到了。本以为这下没那么多可忙的了,可看到长长的作业登记表时,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之前在网络上很火一句话“我们要么是在上补习班,要么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这会儿我终于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哎!小孩真累啊,每天都在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奔波着,古人云:“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在种种忙的背后,你播撒下的种子——知识,正在一点一点向上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