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暮然回首作文6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78

秋天是迷人的,枫叶似火,菊花绚烂,秋天的美是实实在在的,橙子金黄,桔子青绿,硕果累累,十月二十六日,和同学们一起坐着大巴来到了沛县博物馆。

一进门,就被那巨大的刘邦雕塑给吸引了,他右手把酒,左手持剑,目视前方,仿佛在观赏他用性命拼来的天下。在他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浮雕一归故乡。壁画上,人物活灵活现,我感到我也在那里,同他们一起欢呼,庆祝刘邦得胜归来。

进入大厅,我看到了三块石碑,仔细看去,才知道中间那块石碑是镇馆之宝一汉代大风歌石碑,碑上有刘邦亲自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勒石传世,汉碑仅存上部,用铁来箍,碑文每字长尺余,宽八寸,现存汉高祖皇帝,大风起兮云,加海内兮归,得猛士兮守。”等字样,汉代碑也因年代久远少了一半,真是一大遗憾。右边是元代临摹的,左边是现代仿造的。两块石碑上早已攀上了岁月的痕迹,磨损得看不清字了。

沛县之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水极其多,毕竟旁边就是烟波浩渺,水光潋滟的微山湖,微山呢,又是因为微子封宋而得名。

沛县有许多故事,其中有名的有许由洗耳,老子居沛等。最让我震撼的是汉朝的经济。青铜器和彩陶虽有,但都已经″衰微,铁器和瓷器都相继而出,什么弩枪、盾、双手铁拐等武器都是由铁制作。瓷器也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形态不同,大得可以装孩童,小的可以放米粒。更厉害的是未央宫,宫殿是六个紫禁城面积的总和,这需要多少人力和财力啊!

倘若没有刘邦、萧何等先辈的拼搏,怎会有如此厚重的汉文化源远流长?那在时间长河里淘洗着的文物,带着历史的深厚底蕴,荡涤着我探求知识的心。

我见过许多雾:黄山的雾扑朔迷离,泰山的雾变化多端,云台山的雾朦胧缥缈……但让我魂牵梦绕的,还是家乡的雾。

寒露时节,雾就该起了。雾很薄,蝉翼一般,遮不住人眺望远方的视线。

时令到了立冬,霎时间,雾就大起来了。尽管还不是很浓厚,却足以朦胧早行的人的视线。这时候的雾,已经捎来几分冬寒。五六点钟,包子铺笼屉里的蒸汽混在雾里,和着昏黄的路灯,掺杂着各色包子的香气久久不能消散。

直至小雪,枯黄的草叶上,会闪烁着耀眼的晶莹,如若伸手触碰,保准让你感受到透心的凉意。晨雾会遮挡人们大部分的视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有时,雨也会来凑热闹,它调皮的爬到车窗上、跳到雨伞上,趁你不注意,钻进你未拉好的衣领里。这时候,路上行人也少了,在这么冷的清晨,或是上天赏赐的晚起机会,有谁舍得从满载着美梦的被窝里爬出来呢?

行将冬至,雾就铺天盖地了。只要一打开窗户,它们就拼命地疯狂涌进来,叫你狼狈地赶快又将窗户闭合。早行的人们都深有体会:这么大的雾,这么冷的天,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吧!这化不开的浓雾让你的眼睑、睫毛上全是冰凌,让你“伸手不见五指”,更不用说看清脚下的道路了。你要么蜷缩在温暖的的被窝里蒙头大睡,做着美梦。要么穿上保暖内衣和羽绒服,戴上棉手套,顶着奶奶织的棉帽不情愿地出门去。如若结了冰,那就更怕人了,本就能见度极低,再加上打滑的柏油路面,还怎么走路呢?这会儿,恐怕谁都得会埋怨老天,为什么要雪上加霜呢?

别怕,这时候,朦胧之中,总会有警灯闪烁,还会有志愿者来疏导交通。那闪烁的警灯会刺穿浓雾,为你指点迷津;那浓雾中伸出的温暖的大手,会为你保驾护航,驱散迷雾。

春雾狂风,夏雾热,秋雾连阴,冬雾雪。我喜欢家乡的雾,因为有了雾中的他们,虽处迷雾,却不再有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