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你高兴的时候有很多,但有时并不是最高端的。只有当那一刻、那一瞬间你感到最欢快、最开心时,方是你最高兴的时候。
一月十六日上午十一点,我在看电视,妈妈正在忙着工作。
当时,妈妈就在我旁边的凳子上工作。我看了一个视频,是关于宋小宝的。刚看了一两分钟,我就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从刚开始微弱的声音到巨大的声音,楼下楼上几乎都能听见。我就想控制一下,可是,无论我打脸还是捂住自己的嘴,我就是忍不住一直笑个不停。
这一笑就是半个小时,最后还是妈妈帮我停了下来。
我的天呐,我从来没有像这样笑得那么邪恶、那么爽快。
我差点都被自己给吓个半死,我还是第一次笑得时间这么长,笑得声音这么大,我都非常吃惊。
之后,我一看到关于宋小宝的视频,我就非常高兴,我又可以笑了。
有一次,妈妈说我笑得声音太大了,像一种令人讨厌的声波,我也说了。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有时我也觉得大声地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有人说,笑可以去除掉烦恼;也有人说,笑可以带来愉快。然而在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有令他最欢快、最高兴的那一刻。
有人说,信仰是一种力量;也有人说,怀疑是一种精神。其实,二者之言并不偏颇。当然,若是信仰与怀疑并举,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诚如哲人所言: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每个人都需要怀揣信仰之花,才不会迷失自我。然而,若只是置身于信仰之海,真的就足够了吗?不必讳言,信仰之海必须要有怀疑的海风,人生的船舶才能横江过海。
反观当下,网络上处处可见的“信某哥”、“信某姐”……凡此种种,这些年,目睹之怪状,还不少吗?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人一向是坚守“拿来主义“的,以为别人的东西便是好的,不管不顾,盲目跟从。你可以认为这是种“信仰”。但是,仔细想想,这真的是信仰吗?纵使,有信成真,若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只会丢人失分,为人所鄙。此时,我们更应该唤起怀疑之心。静下心来想想,这样真的好吗?是不是该改变一下?只有怀疑之心伴随信仰之花,二者并举,才可能寻找民主与科学的春天。
科学界中有一句看似矛盾却又明晰的话:作为科学家,除了要相信自己,还要怀疑自己。由此观之,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家,是因为具备信仰与怀疑两大条件。坚信自我是成功的垫脚石,然而适当的怀疑却是成功的救命神,二者缺一不可。如同杨振宁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在坚守自我的同时还需有质疑精神。
信仰与怀疑并举,两种力量相互融合,促进生活走向美好的外力就越强。郦道元对地理古籍的怀疑,对中国河川的信仰,使他终著《水经注》;门捷列夫对旧周期表的怀疑,对新元素的信仰,使他成为“周期表之父;鲁迅弃医从文,对中国人走向胜利的信仰,使他在彷徨与呐喊中成为现代文学的旗帜……是的,我相信你,而正因为我相信你,也请你给我怀疑的勇气,那正是为了更好地相信你呀!
一部历史,充满着信仰与怀疑,让信仰与怀疑的力量相互融合,才能有泰然的过去和不断前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