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这里正值夏日,没有嘈杂的人群,也没有凉爽微风,有的就是这一片开得灿烂的太阳花,花朵儿一朵紧贴着一朵,嫩叶一片挨着一片,彼此互相推挤,好不热闹活泼。
从未见过开得如此艳丽的太阳花,一株株的向日葵群蚁排卫般地站着,嫩绿的花茎好像挺直腰板的士兵,一大朵的太阳花好似空中的太阳,光芒四射。浅浅的黄晕融入金色的阳光里,美轮美奂。金黄的花冠上泛着点点金光,细看时,才知道那是向日葵的小花籽,对着阳光放电呢!
每一朵花都是上面的金黄,下面的青绿。颜色呈渐变。那一层金黄的皮被嫩叶撑着,露出里面翠绿的茎干。含苞待放的花冠像是一个金色的盒子,里面是向日葵生命的摇篮。盒子下是翠绿的底座,看似柔弱无力,却能撑起这金黄的盒子和硕多的种子。
我在花丛中仰望蓝天,心绪却已飘到别处……只觉得这一片绽开的太阳花不只开在这一片土地,仿佛也在我的心田灿烂绽放。明亮的光芒驱散了笼罩着我心上关于疾病苦楚的阴霾,温暖了我了无生机的心间。我畅游在这无边的向日葵中。世间一切污浊都在我眼前烟飞飘散,只有那灿烂的光辉留驻我的心间。
这儿除了点点金光,还有清新的花香,香气好似也是鹅黄的。梦幻一般围绕着我。看着这开得灿烂的向日葵,我猛然忆起曾经也见过如此大片的太阳花,夕阳西下,向日葵的花冠犹如被施加了千斤的负担。茎秆倾斜,花冠则倾向大地,无精打采,精神萎靡。听父母说,当天上没有阳光普照,太阳花便不再灿烂。孩提的我懊恼地想:我还会有机会看到这么一大片开得如此灿烂的太阳花吗?
几年过去了,我又一次走向日葵的花田,向日葵又绽放了,而且开得如此艳丽,金黄的花冠鹤立鸡群于青草丛上,不断散发出温暖的光,解冻了我积在心底的坚冰。此刻我的心儿也乐开了花!原来太阳下山了,还会再升起来!花儿枯萎了,还会再次灿然开放!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至暗时刻,曙光即现!如今走近你,也温暖了我。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那永远是一缕不可消散的乡情,是一剂不可缺少的提神药。
现在我就来介绍一道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刀削面”吧!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我爷爷就会做刀削面,不仅味美,而且艺绝!
记得每次寒假或是暑假,在家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爷爷,给我来碗刀削面吧!我又想念那个味道了。”
每次爷爷做刀削面,我都会仔细的在一旁看着。这不,爷爷又开始啦:
首先,爷爷先“和面。”他拿出来一个盆,倒入一些面,然后少量多次的往里面加水,并搅拌均匀,开始揉了,只见他的身体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按压着,看起来很是娴熟,很快,先前散散的面就被他和成有形状的面团了,随后,只见他往面团上面盖了一层布,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学问大了,好多人做不好刀削面就是因为面的柔韧度把握不好。
接下来,只见爷爷拿出来一个大锅,往里面加了一些水,把锅放在火上面,等水烧开;同时去拿来鸡蛋,青菜,土豆,西红柿来,把它们洗干净,切好备用。这就是统筹的方法,我在校学过的,没想到这早已是爷爷的生活经验了。
然后,爷爷最潇洒的动作——削面开始了!我总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刻也不敢松懈。那动作简直就是杂技演员在表演,爷爷往头上面铺了一层布,然后把刚刚和好的面团拿起来放在头顶,拿出削刀来在头顶上一下一下的划来划去,这些面片一个个都擦出了完美的弧线,掉进了锅里,他还不时的转动方向。每当这时我都会啧啧称赞,笑着说着“爷爷帅呆了!”
最后,不用说是炒面了。早已准备好的菜,一个一个的倒进锅里面,呲拉一声,爷爷就叮叮当当的翻炒起来,随之而来的一阵阵香味儿,霸占了我整个鼻子,甚至我整个身体,嘿嘿嘿!
虽然说已经吃过很多次了,但每次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夹起几根面条来,送到嘴里,经过在汤汁里面的浸泡,刀削面又香又有弹性,习惯性的加上一些山西老陈醋,酸酸的,美味极了!
这个味道是我永远都怀念的,是其它美味无法替代的,这浓厚的香味,时时刻刻都在牵着我的魂,让我无法自拔,教我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