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是什么地方?我在哪儿?”,我自言自语道,我漫无目的的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一个树洞前,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眼熟?我走进树洞,眼前的景象让我激动万分,是熊大熊二两兄弟!它们可是我的偶像。它们看见我,打量了一会,熊大问我:“你是谁?是来砍树的吗?”,我连忙摆摆手说:“我叫张佳睿,是名小学生,不知道怎么就来到这里了”,熊大说:“既然你不是来砍树的,俺们很欢迎你,你就俺们的朋友啦!”。
熊二拉着我的手说:“走!俺们带你去玩!”,一会我们就来到了森林深处,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真是太美啦!突然,熊二发现树上有个马蜂窝,熊大让我躲进草丛里,熊二负责把马蜂引开,熊大负责上树摘蜂窝,动作熟练轻盈,熊大拿着马蜂窝,看着香甜的蜂蜜从蜂窝里流出来,我的口水也要就出来了,熊大掰下一大块给我,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熊大熊二笑着说:“慢点吃!还有呢!”,我们吃的肚子鼓鼓的。
熊大提议到湖边去玩,我和熊二高兴的附和,熊二让我骑在它的背上,一路狂奔,来到小湖边,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结队的鱼虾在水里游来游去,熊二“扑通”一下跳进水里,仰面朝天在水里游,它说:“睿睿,来躺在我的肚子上,我给你当小船”,我小心的躺在熊二身上,像个软绵绵的小床,再看着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飞翔的小鸟,我想“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吧!
突然,一阵“����”的声音,熊大熊二立刻从水里出来,熊大说:“光头强又来砍树了,我们去阻止他!”,我们来到光头强砍树的地方,看着他砍了那么多的树,熊大熊二愤怒极了,熊大熊二喊道:“保护森林,熊熊有责!”,我说还有我!我们把光头强打的落荒而逃,我们胜利了!我们开心的笑起来,笑着笑着,我就醒了,妈妈奇怪的看着我,她说什么事情这么高兴,睡着还能笑出声来,我笑着没回答,这是我的小秘密。
没想到在梦里我实现了我的奇幻之旅,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庐陵欧阳修曾言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同样被贬,有的人望山岳阴沉,阴风怒号,而有的人则望佳木繁阴,野花幽香。不满足于现状的,往往为前者;知足常乐者,往往为后者。所以说,知足而常乐,是道德修养的高层境界。
何为知足?知足,则为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对名利的适可而止。脸谱网创始人扎格伯格年纪轻轻便拥有上亿家产,但他知足于一名普通青少年平凡的生活,出现在大街小巷,他爱平淡的日子,他清楚明白自己所想要的。他没有挥霍家产,更没有对名利无超界的想法。清朝和�|,因为有才能被乾隆帝看重,但他却负了众望,贪污成瘾,最后被赐死,给人们一个沉重的教训。所以,认清世界,认清自己,不要想着你没有什么而要得到什么,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不说淡泊名利,至少适可而止。
为何知足?知足,常言道:“广厦万间,夜眠八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陶潜何不是如此隐逸于乡间,陶醉于花丛中,不谙世事,即使无华丽之服,也依旧旷达开朗。再如宋朝诗人苏轼,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不堪,唯有他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谁怕”更是傲娇入骨,随性洒脱。即便被贬海南,无衣无食,也怀着乐观之心,这样顺境不骄,逆境不惧,何不为风雅之士?因此,知足,能平静你那颗骄火之心,如为你开一扇明窗,透至丝光。
如何知足?知足,必将放下世间诱惑与克制欲望。老子言“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唐代王毛仲因为扶助唐玄宗登基立功,皇帝对他极为倚重,两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后来毛仲不断向皇帝要官职让皇帝大失所望。最后在被贬的路上赐死。以此可知,不知珍惜现有的,追逐名利无止境结局让人叹息。从此,诱物摆在眼前,不仅要不为所动,且要断绝欲望之源,即可常乐。
生活,至繁归至简。至简,即清醒的认知,从而走到理想内心的宁静旷达。32岁的博士谭超白天送快递,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吃饭,他觉得快乐,这便是知足,晚上埋头苦读,追求理想,他觉得快乐,这也是知足。所以学会知足,然后常乐,何不为道德修养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