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佩服或可恨以及讨厌。我则是有一个我最佩服的人,她便是我的姐姐。我记事起她好像一直在学习,而我却赶不上她,她可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人。她就如一个机器人日夜不停地去学习,虽说有时会偷一会儿小懒,可是因为偷一会儿小懒被我舅妈抓到了,说是让她去罚站,我没有想到舅妈这么严格。
我有不会的题便会去问那“机器人”,她可是什么都会的。我真想和她一样成为一个聪明的“机器人”。
一次去公园玩,舅妈在上班没时间去,我的妈妈便带着我们去玩了,我们玩得十分高兴。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机器人”这么的开心。可是不到一会儿她就不玩了,说是要去看一会儿书。我真搞不懂他好不容易出来玩儿就要玩个开心再去看书啊!后来在我和妈妈的劝说下,她决定多待一会儿。走着走着,到了一个鬼屋旁边,我和妈妈说要去看,但一会儿我和妈妈就跑了出来,我们吓得快走不动路了。她一看说:“里面到底有多恐怖,把你们吓成这样,我进去看看。”可她刚进去没五分钟出来了,说也没什么恐怖的。可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恐惧和害怕。回家之后,我便在她看书时,吓了一下她,她大叫了起来说:“你为什么要吓我呀?”我说“我就知道你还是害怕的。”
因为舅妈要值班,姐姐住到了我家,我家只有两张床,我被逼的只好睡沙发,我正要睡觉的时候,妈妈说姐姐有一点害怕,让我去安慰她。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害怕的!虽然姐姐的胆小令我些“不屑”,但姐姐的胆小令我意识到原来她并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人”呀!这样的姐姐在面对如此具有诱惑力的玩耍时,依然能适时、自觉的收心学习,是多么了不起、令人敬佩啊!
我现在觉得姐姐对学习的热爱和刻苦很值得我去学习,我也十分敬佩她。我敬佩她对学习这件在我看来有些枯燥的事的坚持和刻苦努力以及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将向她看齐,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必有一天可以成为她那样厉害的人。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吃到各种各样的佳肴,像糖醋鱼、北京烤鸭一样的地方特色,像大盘鸡、炖排骨一样的家常美食……但在我的印象中最香的一道菜却是鸡蛋羹。
小时候的我总不好好吃饭,经常是在小商店里买零食吃,妈妈看见后便严厉的对我说:“以后乖乖吃饭,不许你去买零食吃。”然后便断了我的零花钱,没有了经济来源,妈妈大概以为我就能乖乖吃饭了。
可是正所谓一句古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每天都绞尽脑汁的想我的零食。首先我想到了捡瓶子,可捡了几天后发现捡瓶子挣得钱太少了,那么一大堆瓶子仅仅能卖几毛钱。于是我想了一个更巧妙的办法——帮同学写作业,同学给我钱。就这样我开心的吃着自己挣钱买来的零食。
突然有一天,我上课的时候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我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医生和父母正在那里谈论着什么,我却什么也听不清。又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我醒了,原来着急担心的脸一下轻松了起来,她笑着,却流着眼泪骂我:“叫你不好好吃饭,看!出毛病了吧。”爸爸也在旁边问我:“儿子,你饿不饿?你都一天没吃饭了。”我本想说话,可发现张不开嘴,就摇了摇头。
后来,妈妈当起了大厨,整天在厨房里研究给我做什么饭、什么饭有营养、什么饭我爱吃。有一天妈妈端上来一盘子肉说:“儿子,快尝尝我新做的鸡蛋羹。”我用勺子挖了一块儿,发现肉下面是金黄的蒸蛋,蒸蛋上是细小的肉丁和翠绿的豆角丁,我尝了一口,发现这鸡蛋羹是如此的好吃。
从此,我改掉了不喜欢吃饭的坏毛病,我的营养不良的症状也因妈妈在饭菜中对我那深沉的爱而烟消云散。“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父母在一顿一顿的普通饭菜中表达着对我身体健康的殷切关爱。在这平凡又神圣的鸡蛋羹面前,我流泪了。看着餐桌对面的父母,看着味道依旧的鸡蛋羹,想到变得只是更加衰老的父母。
在长大后和父母的聊天中,我知道了妈妈因为我突然晕厥,在赶往医院的时候,着急的连家门也没关;爸爸为了我能吃到新鲜的鸡蛋,去买了几十只小鸡,托付给乡下的爷爷喂养,听到这儿我又流泪了,泪水像汹涌的浪花不住的往下流,我说:“爸,妈,谢谢你们!”父母笑了,说:“能让你吃到好吃的,是我们应做的,有什么好谢的。”我看到了父母眼角的皱纹,泪水更加的汹涌……
那以后我就很喜欢吃鸡蛋羹,每次在外面吃饭也一定会点鸡蛋羹,可是饭店里的鸡蛋羹相比妈妈做的缺少了一种味道——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