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坐落在射洪柳树村。那里四季风景迷人,而我最喜爱的是家乡那平凡不过的野花。野花,它虽然没有牡丹那么鲜艳,也没有玫瑰的浪漫,更没有昙花一现那么里令人惊喜。但是它却能带来这些所谓的高贵花不能带来的美丽与独特——用心贡献。
每当我走路累了,便往草丛里一躺,这时,空气中充满了一阵阵清香,我看着天空中的白云,感觉忘却了自己,自由地漫步在烂漫的野花丛中,开心、快乐。
要说野花,我便想起来我家后院里的野花地。蝴蝶在这漫舞,蜂蜜在这嬉戏,小鸟也在一旁的大树上为花儿们张开笑脸,互相转告着:“今年的春天好美呀。”
我偶尔会摘一朵美丽的野花放在我家的花盆上,它顿时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哭了起来。我见它可怜,便把它放回原处,过了几天,正当我几乎忘记这件事的时候,我又来到了那片野花地看见那野花时,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更加充满生机,我不禁赞叹,一朵野花,它居然有如此坚韧的品质。
它很美丽。
它的美丽并不是外表,而是内在,我并不喜欢那种纷繁华丽,而是朴素和多一份的宁静。
我爱家乡的野花。
古人云:“世间万物,唯静最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静下来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家总是在紧张快速的生活着,没有时间来享受静的乐趣。
但我认为,静是无处不有的。
在教室中,我们专心做题,认真听讲,心无旁骛,这难道不是静吗?在图书馆中,我们细细读书,沉浸于书香之中,这难道不是静吗?其实,静就在我们身边。
那么,寻找到静后该怎样享受它呢?
古代学者常常几月不出门,在独处与寂寞中享受静的乐趣。我国大文学家朱熹,在家中设一小屋,每日必到那里去享受静。有人问他:“自己在一间小屋中,什么也没有,难道不会厌烦吗?”朱熹回答道:“世间少有清静处,目光常有望远方。独处一屋身自在,遨游云中乐开怀。”只因朱熹每日享受静的乐趣,最终成了大文学家。
这,就是静。
我国著名作家钱钟书,才华横溢,但他很少参与娱乐活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书房中度过。但就是这样沉默的人,竟在书房中写出了令人震撼的经典小说——《围城》。
他的沉默,也是静。
我国著名诗人、作家巴金,他写出了许多著作,令世人所叹服。但又有谁知,他每天只喜欢把自己锁在房间中,细细品味书中的美好,用自己的笔,写下不平凡的文字。他的孤独,有谁知;他的寂寞,又有谁知。
他的独处,也是静。
安静是一种生活态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静。诸葛亮说过:“大学需静也,才须学也。”正是因为有了静,才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淡,有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高远。
我们只要能发现静,并享受它,才能激发无穷的智慧之花,让人生的意义不断提高,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任岁月,唯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