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就像一本书,写下了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点点滴滴;童年就像一首歌,唱出了小时候生活的酸甜苦辣;童年里的趣事就像一部放不完的电影,时常在我脑海中放映。
记得有一次,爸爸和妈妈下班回到家,妈妈去洗手做饭了,爸爸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感觉爸爸渴了,就拿上杯子去接水,因为那时我还小,不知道接水的地方在哪?于是我脑子里闪现出了一个念头:卫生间不是有水吗?我拿上杯子,就往卫生间走去,因为我太矮了,够不到水龙头,我看到马桶里有水,不假思索地就从马桶里舀了一杯水,递到爸爸手中说:“爸爸,喝水!”爸爸高兴地说:“我的好女儿长大了!”说着并喝完了那杯水。不一会儿,我从卫生间又拿出一杯水给爸爸喝。爸爸好奇地问我:“水是哪里来的?”我说:“卫生间的马桶里。”爸爸听了赶紧去卫生间吐水,我却在一边傻笑。
想想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很傻,下面这件事更傻。
一年级的时候,我还分不清什么是糖什么是盐。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盐,可是在回家的路上,我把盐全给弄洒了。我想:盐和糖不是一样吗?于是我就买了一袋糖,放到盐袋里。回到家,妈妈尝了一点“盐”,惊讶地说:“这‘盐’为什么这么甜?”我说:“袋子里面是糖。”妈妈和蔼地说:“傻孩子,盐和糖是不一样的。”我诡异地笑了。
虽然这段金色时光正慢慢离我远去,我已不那么傻。但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最近,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在旧社会里,有许多凄苦无依的孩子们,他们没有父母、流落街头,非常可怜。书里的主人公三毛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的苦命孩子。
三毛头上长了三根看上去十分滑稽的头发,额头下有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充满了好奇与欢乐。他穿了一身满是补丁的旧衣服,四处流浪。三毛是一个很有个性、意志坚强、富有强烈正义感、经历了很多磨难却依然向往美好生活的孤儿。
我非常敬佩他,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书中的他,并且让他来到这充满光明的新中国社会,让他也感受一下亲人的关爱与呵护,得到他人的尊重。然后我要变成书中的他,把欺负过三毛的坏蛋打的满地找牙、跪地求饶,再把他们统统抓回现实世界,交给警察叔叔,让他们下半辈子都在大牢里反省思过,让那些欺负小朋友的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我还要努力学习本领,加入共产党,去保护救助那些像三毛一样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小朋友们,让他们都能吃饱饭、睡好觉、有学上、有书读,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和三毛相比,我原来是无比幸福的。再想想我自己呢?我有时会挑食、浪费,偶尔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顶撞父母。在这一瞬间,我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些错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正错误,做一个孝顺父母,勤俭节约的好孩子。顿时,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窝,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充满光明的新中国社会,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关心我的爷爷奶奶、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还有尊重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我感恩他们给予我的一切,我要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向三毛学习,无论经历多少苦难,都要向往美好的生活,将三毛精神继续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