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代替了夏日的炎热,也取代了外面吵闹的世界。
秋,本应惬意,却在不知不觉中下起了轻雨。公交车上,我托着下巴,在外面而来的细雨中望着窗外,一棵棵杨树缓慢向后移动,冷冷的雨给黄绿参半的叶子染上一层萧瑟。
路边点点昏黄的灯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剌眼的白光与红光,我清楚地看到车玻璃上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一簇簇长的白色的珠丝,路边的积水在车灯的照射下泛出微光,树影被路灯映在水上,构出一幅水墨画。我揉了揉眼睛,耳边滴答的雨声,树的冲击声,几只孤鸟的短啼声,在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中夹杂着。
我走下车,车开走了,那一瞬间,周围一片寂静,在一片昏黄中仿佛聆听到了落叶滑入水坑荡起涟漪的声音,忙碌了一天的神经在那一刻放松下来。我低下头,小心地跳过一个个泛着微光的水坑,水花溅起,清脆的响声中飞起一颗颗水晶,又在刹那附落在枯叶上,抬头一望,路灯旁,一株杨树伫立着,一声不响,雨丝犹如丝线坠落在树干上,悄悄地为它染上枯黄色,一切仿佛静止了,只有雨水坠落的声响。
我嗅了一股清香,犹如春日泥土的芬芳,望着一片叶子飘下,我明白了,那股清香,是这一片叶子最后的美好。手表提示音又一次响起,我收起目光,在雨中又一次挪开了脚步。
秋雨丝丝,静如幽夜,叶落纷纷,光撒凄凄。这大概就是三门峡的秋天了吧。
作为一个05后,我对03年非典的印象,只是一张历史书上的图片。
一名医生戴着口罩身穿防护服,低着头不知正忙些什么。或许是因为当年摄影技术还不够完善,那张照片只有黯淡的色彩,但我却能感受到其中的紧张,同时怀有一丝庆幸,抑或是侥幸:幸好非典消失了,幸好我还这么健康。
但侥幸不能当饭吃。我在2020年的春节,与新型冠状病毒撞了个满怀。于是这个春节,没有欢声笑语,没有炮竹鸣声,只有日益增加的数字与密不透风的口罩。
我家楼下好几家药店家药店,进货的口罩几个小时便抢购一空;手机屏幕几分钟就亮起一次,一条一条的新闻大标题上赫然写着什么地方又确诊了多少例病情。我才意识到,我陷入了病毒的洪流中,几乎无法脱身。
我不得不像对这个时期束手无策的人们一样,躲。
这一切的起因竟是几盘野味出现在了武汉人的餐桌上。
小时候本以为2020年,汽车会在天上飞;长大了却发现,一百纳米的病毒把人类到处追。病毒之下的众生相,才是最真实的社会。
而当我们避之不及时,却有人勇敢的逆行。从17年前抗击非典到今天抗击新型肺炎。把救治患者当成自己的天职一个个无畏的身影诠释着心怀天下,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在疫情面前,只要社会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定信心,科学防治。我们终将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向冲锋在最前线的逆行者致敬!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希望待病毒消弥之时,我们能摘下口罩,看见彼此嘴角最真挚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