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很紧密的人。当我们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我永远欣赏母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地区,那就是青海省。因为连续几年干旱,每人每天只可以用三斤水。这三斤水非常珍贵。人们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都依赖这三斤水。
植物和动物都不能缺水。终于有一天,一头很忠实的老牛的孩子渴极了,为了自己的孩子,这老牛挣脱缰绳,闯入了水车的必经之路。终于水车来了,老牛飞一般的速度冲向大马路。水军紧急刹车立即停止向前行驶。老牛嘶叫了一声,好像在向水军要水。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老牛也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老牛也不肯挪动半步。又五分钟过去了。老牛的这个浍引起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有人试图用火驱赶,可是老牛仍不为之所动。
接下来老牛的主人来了,生气的主人拿来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得如柴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痛得直叫,然而老牛仍然是不肯让,这个场景和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站在一旁的水军哭了,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规定吧,我原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水左右放在老牛的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而争取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后跑出了一头小牛,小牛走走到盆子的,低着头,细细地品味着母亲以死相争得来不易的水。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着着小牛喝完水,老牛伸出舌头去添小牛的眼睛。没有任何声音去打扰他们。
万物都有感情,动物也不例外,天下间最伟大的是母爱,我永远欣赏母亲。
路过花店,我会驻足停留,哪怕是几秒,也心满意足。竭力地去嗅着浓浓的花香,寻觅着那熟悉的身影,那永远萦绕着的茉莉花香。却终究是一片失望……
小时候,父母忙,无人照顾我,四姨便自告奋勇地当起了我的保姆。不知是那短短的头发,还是那圆圆的面庞,不知是她那颗孩子气的童心,还是我渴望关爱和温暖的欲望,不知不觉中,我和她格外的亲密。
她爱花,无论贵贱,无论美丑,尤其喜爱茉莉,只是喜爱将各种花香揽入怀抱,再细细回味。而那时稚气的我便时常同她一起坐在花园的石凳上,枕着她厚实的肩膀,心中仿佛得到一种无声的保证。诚然小孩子是不会懂欣赏的,因而也坐不住。可那片花田,仿佛飘着淡淡的荧光,吸引着我久久不肯离开。望向四姨,再顺着她那束轻柔的目光向远方移去,就在不远处,有一朵茉莉花悠悠的颤,一颗水珠滚动,它像一个大眼睛的孩子欲哭无泪。时光悄悄地在我们的发梢间流过,香气却驻留在我们周围。我享受般地深吸一口,眯眯眼睛,缩缩脖子,犹如小猫咪被人爱抚后的慵散。情不自禁地把那清新的茉莉花香拢在心灵那柔软的角落。
渐渐地,我长大了,一切都变了,可那却没变。一个玻璃刻的花瓶被摆放在我书桌的一角,而花瓶则日日夜夜地搁着一束小巧而玲珑的茉莉花,那小小的枝,小小的叶。我的目光总是下意识地停留在那里,那温馨的角落。那束花永不凋落,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的。四姨总是在我上学后,毫不马虎地取出旧的,放在鼻前嗅嗅再扔掉,换上新的。仿佛在那朵旧花中携有我童真的气息。每天,我在花香的包围下学习生活,仿佛鱼儿应得水的必然。
然而,这一切终于是短暂的,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四姨不得不回去了。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选择在我上学后悄然离去,却仍留下了沾着露水的那束茉莉花。
直到那一年,四姨从内蒙古寄来了一本书,中间还夹着一张茉莉花书签,精心地系着一根绳。望着那风化的花香,徒然一阵心酸,嗅嗅鼻子,却终究是一片失望。
我留恋地回望了一眼那溢着香气的花店,攥着手,仿佛握住一缕花香,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