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鸟语花香,十分美丽,校园的早晨更是精彩无比。
热闹的操场
“哇!”同学们一窝蜂地跑到了操场上,大家有的跳绳,有的跑步,有的跳皮筋,有的……清晨的光辉,照在了每个同学那挂满笑容的脸上。你追我赶,多么欢乐!
安静的图书馆
“沙、沙”安静的图书馆里只有翻书的声音,一个个同学都在认认真真地看着书本。图书馆里还有一个大秋千,有的同学在大秋千上一边看书,一边荡秋千,不亦乐乎!
充满欢乐的小溪边
“咚咚,咚咚……”是谁在唱歌呀,原来是我们学校的小溪呀!那里有几个大长椅,那个地方呀啊,是同学们的度假村。每个早晨,同学们就来到了这块宝地,趴在地上,看着清澈见底的小溪,又看看小溪里那活蹦乱跳的小鱼;躺在绿油油的草丛中,仰望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心旷神怡。
紧张的教学楼
只要你走进了安静的教学楼,就可以看到有许许多多的同学们在争分夺秒地写作业、读作文、自修,学习气氛扑面而来。
我爱校园的早晨,更爱它的热闹、紧张和美丽!
绿豆糕是著名的汉族特色糕点之一,也是我的最爱,那小巧油润,麻香可口的味道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悄悄告诉你们,我的阿婆可是做绿豆糕的高手哦,哈哈我是不是很有口福?
每年端午前后,是吃绿豆糕的好时节,每到此时,阿婆就会在家做绿豆糕。阿婆做绿豆糕,可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将绿豆泡软去皮。这可是最考验耐心的一步了。只见阿婆用手搓,用筛子滤,一道道,一遍遍,直到所有绿豆都去了皮,露出光溜溜的圆肚皮才行。然后将绿豆蒸熟,在锅里炒熟,再加上糖和麻油。最后用模具压制,这才算大功告成。阿婆做的绿豆糕,甜而不腻,香而不油,哎哟,把我这只小馋猫馋的哦,口水直流。
我问阿婆:“为什么您做的绿豆糕这么好吃?”阿婆笑笑,告诉我:这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啊,是百来年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这样做出的绿豆糕,才有家乡的味道。
我不由得想起现在满大街的西餐店、蛋糕房,都说民以食为天,可我们民族自己的传统食物似乎在慢慢变淡,在繁华街市的商铺里,包装精美的外来食品往往成了主角,这可让人觉得有点遗憾。妈妈说,传统美食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祖祖辈辈靠着勤劳智慧,制作了很多传世的美食。正月的饺子,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绿豆糕,中秋的月饼,重阳的重阳糕……每一道,都是节日的符号,都是传统文化中闪耀的音符。
我喜欢这些美食,更喜欢美食里蕴含的中国符号。这可算是:月是故乡明,味是家里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