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是家家都有的生活用品。停电时,它也就大显身手了-它用生命照亮人类。蜡烛烧完了,但它的精神感染了我。
就在不远前的上周,我过了我十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个大蛋糕,里面附赠了一个“10”字样的小蜡烛。
可别看这蜡烛小,作用却不小呢!照亮人类,让他们快乐。
传说在西方,人们信仰基督教,每当有人过生日时,插上生日蜡烛点燃,对着蜡烛许愿,把蜡烛灭了,愿望就可以在来年得到实现。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生日蜡烛便成了其中的“牺牲品”。
生日蜡烛被点燃时,蜡油不会立即滴下来,而是蓄在一个呈“凹”形的小洞里。蜡烛真是坚强啊!
蜡烛精神感染了中国历史上很多人,明英宗时兵部尚书于谦,为官清廉正直。为了保卫好北京城,他呕心沥血,也在所不惜。这难道不能和那个不知羞耻的大贪官王振形成鲜明的对比吗?
我要做一个拥有蜡烛精神的人,为人民作贡献,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让这种精神照亮我的后代以及很多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生在家乡,了解家乡,品味家乡。在大千世界中,我最爱的风景一定就是家乡的那一条小河了。因为那条小河给了我许许多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它是我认为最清、最美丽的小河。
春天的小河就像一位恬静的姑娘,我们常常在河边背人,爬树,我们有人在草地上翻跟头,有的人在树上摘可口的野果子吃,有些大胆的人还在岸上助跑往小河里跳,静静的小河皱起了眉头,河水溅了我们一身结果我们成了‘落汤鸡’!
脾气暴躁的夏伯伯来了,他的到来,不允许我们在小河边玩,于是乎‘扑通’一声我们都进了河里,真爽呀!凉凉的河水清除了夏日炎炎的疲惫,我们前呼后拥的潜入水中,在水中欢快的游来游去,像一只灵活的小鱼。
大方的秋爷爷来了,他给小河和庄稼换上了一身美丽的衣裳,农民伯伯们收获了辛苦一年的粮食,用粮食换来了很多的钱。他们一个个笑逐颜开,相互议论着,享受这今年丰收的喜悦。
慈祥的冬奶奶来了,她让小河变成了我们的游乐场,结起了厚厚的冰,让周围的花草穿上了白白的大棉袄。我们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样样都有,一应俱全。
我爱我家乡的小河,我爱的深沉,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