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爆竹、春联、春晚……提起春晚,就一定会有许多记忆涌上你的心头吧,就由我来说说我的春节。
我的春节一般是在外婆家度过的。过春节要张贴的春联、燃放的爆竹、以及年夜饭的食材早已在除夕那天一大早购置完毕。除夕当天下午,外婆等人便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其余人在餐厅里说说笑笑着包饺子,不同的心情包出来的饺子也是各式各样的:汤圆状、馄饨状……一盘一盘的饺子送入厨房,不一会,厨房里便飘出淡淡的饭菜香,这不是如酒席上大鱼大肉的香,也不是如宴礼上饕餮的香,而是一种亲切、温暖的香味,我想,这就是所谓“家的味道”吧。夜晚悄声降临,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等待着年夜饭出锅,孩子们急切地望向厨房,大人们寒暄着这一年的状况,年夜饭上桌了,除夕夜也正式开始。电视里,主持人正为新一年祈愿,餐桌前,家人亲戚正道出一句句祝福,屋子里飘的是满满的其乐融融的气氛。春节里必不可少的就是放鞭炮,“五、四、三、二、一!”随着一家人紧张的倒数,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在窗外“噼里啪啦”地燃爆,烟花在深邃的夜空肆意绽放。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春节,是叙旧的日子;春节,也是迎新的日子,每一个春节,都是新一年的到来,每个春节,都有不一样的记忆,一样的意义。
生活像秋天的风,从身边呼呼吹过,从指尖轻轻绕过,带来了苦恼,带来了甜美,也带来了繁星般的琐事,我最难忘的就是那一件事了……
那天,我正在洗头,突然,“砰”的一声响,我惊了一下,原来家里停电了,眼前顿时一片漆黑,只能看见妈妈那黑乎乎的眼睛在晃动。我像睁眼瞎一样到处摸索,寻找家中的大门。
不一会儿我找到了大门,我一推而出,去购买红红的蜡烛。我似离弦的箭一样奔跑了起来,脚下像踩着风,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刚买好了蜡烛我又像风一样跑回家中……我立即点燃了蜡烛,家里顿时明亮起来,像一个红彤彤的天堂,多亏了蜡烛。自己却在一点点减少,它这种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就像是我们的老师。想到这,我不仅鼻子酸了一下,我们之所以变得这么懂事,那么听话,不也是老师每天的心血吗?想着想着蜡烛灭了,我只好再点燃一根,我呆呆地望着蜡烛,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一滴,两滴……蜡烛慢慢又从蜡烛身上冒出来。流下来,似悲伤的眼泪,又似开心的眼泪;悲伤可能是因自己不久后就会变成一堆蜡油,开心可能是因自己短暂的生命中照亮了别人。
一段时间后,红红的蜡烛再一次在皎洁的月光下熄灭了,它流下是滚烫的泪;燃烧的是它宝贵的生命。我被蜡烛的精神感动了,不禁轻轻哽咽起来,妈妈觉得很奇怪,问:“你怎么了”?怎么哭了?我停止哭泣,笑了笑;说:“我没什么事”。妈妈叹了口气,转头放心地去做家务事了……
我再次点着了一根蜡烛,漆黑的夜晚,唯有这小小的光芒为我送来了温暖,送来了光明……它让我突然想到了雷锋叔叔,他不就存在着甘于奉献的精神吗?花生也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不计较名利的品质。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不仅仅赞扬的是蜡烛以及春蚕,还有世界上所有甘愿无私奉献的人。
我们也因该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求回报,甘愿奉献,我们要像它学习。假如整个社会上的人都有着蜡烛一样的精神,我们的社会是多么的温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