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51

随着社交软件微信的渐渐发展,“晒一晒”就常被大家挂在了嘴边,没事儿就刷个朋友圈,晒美食、晒娃、晒风景无所不能。如今我已经和我们七(21)班的同学们相处近一年了,彼此熟悉起,牛人也出现了不少,那我今天就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吧。

“嗒嗒嗒嗒……”,老师的高跟鞋声渐行渐远,就好比是鞭炮被点燃,教室里刚才还无比安静鸦雀无声,此时就逐渐喧闹起来。五分钟不到,大家确认老师已经走远了,便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下位儿的下位儿、说笑的说笑、借东西的借东西,都成了一群放养的野羊。

我的同桌,也是我们班的大班长——宋头可憋不住了,刚刚还在埋头认真写作业,下一秒就把笔和没写完的字撂下,快步走上了讲台。别看她身高不过一米六的样子,体态娇小,但她通过一个多学期在我们斑树立的威信可不是盖的呢。只见她手里拿着那把长长的戒尺,还没说话,只是狠狠扫视了一圈教室,下位的同学就有些心虚的悄悄回了自己的座位,班里的声音也减小了三分;接着她用戒尺“当当——”敲了两下桌子,就没人再敢说话了,刚才还很活跃的那些同学有点羞愧地把头低了低。宋头放下戒尺,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又好像没事儿一样继续潜心写作业。我则在心里暗暗称赞,既将纪律管理地那样好,又不误了学习,真是牛!

“沙沙沙沙……”,又是一场考试,大家都在埋头苦写卷子,笔尖与纸张接触时的声音像是蚕食桑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还有二十分钟”,引起了大家的惊慌和议论:“我还有一页没写”,“怎么办,根本写不完了”。但一小会儿,教室里又安静了下来,因为大家要抓紧时间做“临死前”的挣扎。谁知这时,任浩然的脚步声响起了,他在大家的诧异中走向了老师,又在大家的好奇中有些沮丧地回到了座位:“我才考117,居然错了一道选择……”,奋笔疾书的我嘴张成了一个“○”型——任胖子,你这么牛,还让别人怎么活呀!

生活在被牛人包围的班级里,时刻渴望自己哪天也能成为牛人。其实我们班的牛人还有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会闪光……。

记得书籍的味道

今之世,尚有人不知书籍之味道,问之,则曰:书乃纸制,无味可品!然其真无味邪?余深感阅一卷良书,唇齿生香,余味悠长;读一册烂书,满口渣滓,难以下咽。书有百味,实需细品。

年少懵懂之时,常见祖父持书桌前,嘴角噙笑,欣然有味。吾甚是好奇,乃问祖父:“祖父,汝何故笑邪?”祖父答曰:“吾正食蜜,甜之非常,故有此笑。”“蜜何在?”吾继而问之。祖父笑,以手点书,未尝言语。自此,吾便认为书中有蜜,书之味,乃甜味罢。

为一尝书之甜味,吾甚是爱读书,然祖父所言之蜜,吾却不知其何在。一日,祖父见吾一番匆匆阅览,问吾曰:“书中百味,汝已识得几味邪?”吾惊曰:“百味?祖父曾言食蜜,非言书乃甜味乎?”祖父轻拍吾肩,笑曰:“人生岂可只有一味?书中所写,皆为人生,酸甜苦辣,无数情感之总和,非细品无法得其味。待汝之情与作者之情融为一体,充分感受,即可略解其滋味。”听罢祖父之言,吾陷入深思,之后每每阅卷,总要细品其字句,体会作者之良苦用心。

读王勃之《滕王阁序》,初识书之酸味。感念王勃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几近为之下泪。其有怀投笔而无路请缨,有孟尝之报国之情而难效阮籍之穷途之哭。“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心中壮志难酬之酸楚,寻常时难与人言,只得借登高作赋之机聊以抒己怀。然才子亦薄命,王勃英年早逝,徒留一纸书怀于世,让后人去品味其心酸与渴望。书之酸味,亦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巨大孤独里,还在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怨悱自怜里。

读杜甫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深感书之甜味。此乃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处处可见诗人之喜:初闻喜讯之惊喜——“初闻涕泪满衣裳”;准备返乡之欣喜——“漫卷诗书喜欲狂”。吾读此诗,眼前仿佛可见饱经丧乱,忧国忧民之诗人把酒放歌,手舞足蹈,以庆八年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其情于心中积压已久,宛如沉寂火山,一朝得以喷发,汹涌而至,岂不快哉!书之甜味,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得意自负里可寻得一二,于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扬眉吐气里亦可寻得一二。

读《红楼梦》,细品书之苦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四大家族之破落挽歌,亦是封建社会行将衰朽的悲剧前奏,宝黛爱情之悲剧,亦与大观园众多美丽女儿“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杯)”之悲剧相牵连,最终只得以一声长叹归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十年辛苦所成,吾读之字字皆血。

读《水浒传》,大嚼书之辣味。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逼上梁山,沦为“盗寇”。好汉们惩恶除暴,救困扶危,替天行道,忠义双全。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人之快意恩仇,江湖豪侠之气,令人读罢大呼过瘾!

时越至今,吾已读过许多书,虽不计具体之数,也算小有所成,然书中百味,尚未识遍。每每捧书,心中必念及祖父之言,书中所写,俱是人生。若不细心体会,充分感受,岂不辜负?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今,吾亦有一言:书中自有百种味。愿普天下读书之人皆能识得其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