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你一生的人生准则,是“先苦后甜”的高度概括,。你从幼年时就发奋读书,青年时立志于天下,壮年时实行改革,暮年时仍旧忧国忧民,心怀天下,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佳作无数,却志在天下,心怀苍生,下至牙牙学语的幼童,上至苍颜白发垂暮的老人,无不知晓他的诗作,堪称宋代诗词坛中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巨星。
范仲淹我崇敬你,崇敬你在朝堂上对皇上直言不讳的建议,崇敬你不顾朝堂上的暗潮汹涌执意支持改革,崇敬你是一个为百姓着想,为国家更加富强的一个清官,你的所作所为都被流传至今,使一代代子子孙孙仰慕你,向你学习。
我品读你的诗作,你的经历,我更品读你。品读你雁归而人不得归的思乡情怀,见塞外人烟稀少,处处战火的凄凉之感,看到孤城紧闭,千山耸云的凄凉之感,每逢夜晚伴羌笛杨柳之声入睡的思乡之情,于是你提笔做下一首《渔家傲》流传千古。
你一生为百姓克勤克勉,在朝堂上做士大夫时敢于向皇上谏言进行改革,被奸人所害以至于被贬谪到巴陵郡,你却不计较个人私利,秉承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处理公务与政事。你从未向他人抱怨过你的苦闷,一生甘愿为北宋做牛做马,你一生从来都是忧国忧民,从来都未曾想过享乐,你是一个“先苦后甜”的典型例子。你无论在何时都在担忧国君,担忧百姓。无时无刻都在奉献自己的力量,只为他们能过的更好,国家能够更加富强,正应了你在《岳阳楼记》中所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舞台”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可以称得上是熟悉的老朋友了。我似乎从小就对舞台情有独钟。这也许是和我还没出生妈妈就常让我听节奏感强的音乐有关吧!当我才刚学会走路时,一听到动感音乐,看到舞台就会吵着闹着扭动着要上台跳一跳,而且还有模有样的。
妈妈看我这么喜欢跳舞,于是在我六岁时帮我报了拉丁舞培训班。你们肯定认为我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舞蹈,得偿所愿真正的学起来哪有那么简单容易呢!俗话说的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想做一件大事哪有一帆风顺的,免得会遇见一些阴晴不定的天气。
第一次“风雨”是在我学舞蹈一年时,那就是令人坚持不下去的厌烦期。
你们知道吗?当时的我是多么讨厌舞蹈,每个星期上课要压腿好疼啊!什么转动,纽约步,定点转好多好多的动作记也记不清,每次跳舞课都是煎熬,熬完了一个半小时就冲出门外。
舞蹈教室就如地狱一般折磨我,后来我就向妈妈说我不想学了,我以为妈妈,会说我一顿,但妈妈却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每一个人都有厌烦期,只要你坚持过去了你就是胜利的!我知道坚持一定会是辛苦的,但是再艰难也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坚持的背后一定藏着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妈妈相信你。”
虽然当时还是非懂似懂的状态,但是我知道妈妈就是要让我坚持,因为妈妈在这一句话里强调了很多次。果真,与妈妈说的一样,坚持很辛苦,也很累,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从那以后,每个星期五的跳舞课我都很期待。当我觉得压力大时,一想到跳舞,又立马兴奋了起来。有时,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跳上几曲。跳舞成了我的习惯,我从此以后就走到哪,跳到哪。
第二次“风雨”是在我第一次上台表演,让我害怕舞台。虽然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舞台。但那时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当我渐渐懂事,知道了害羞,知道了害怕。至今还记得懂事以来第一次上台的情景……
你瞧!我展开双臂,踏着节奏,迈着舞步走向舞台。我的腿却一直在打哆嗦,面无表情,浑身僵硬,面对台下那么多观众,我很害怕,耳边听不到音乐,只有心跳的声音,“扑通,扑通……”节奏也踩错了。表演结束,我飞一般地逃离了舞台。从那时候开始,我害怕舞台,害怕人群,害怕别人的目光。
第二次上舞台跳舞时,在台下,我很害怕,浑身发抖,我不敢上去,可是舞台却像有魔力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多么渴望能够在舞台上像精灵一样,舞出自己。
这么强烈的渴望最终战胜了恐惧,我勇敢地站在了舞台上,随着音乐的响起,慢慢地,我忘却了恐惧,身体越来越放松。渐渐地,我沉浸在舞蹈的世界中,仿佛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恐惧,没有人群,只有音乐,只有舞蹈。我的演出很顺利,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从此以后,我真正爱上了可以它。
有老师这样评价我:你就是为舞台而生的,在舞台上,你光芒四射。是的,舞台成了我美丽的道路,成了我通往精彩生活的桥,成了我快乐的天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总有一天,你们也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