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年轮已悄然转过了十三个春秋,生命的丝线也编织了十三个年头,编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我也懵懵懂懂地成长了。
不会再为了一个无所谓的玩具大哭大闹;不会再为了没得到安抚而闷闷不乐。开始明白大人的生活多么不易,开始思考长大以后怎么报答父母。看着在镜中脱去稚气外衣的我,原来,成长的滋味是理解和爱。
不会再傻傻地问自己从哪里来;不再疑惑猫咪为何会“死”。体会人生苦短喜乐,思考深奥的生命问题,了解人类在自然面前多么不堪一击。原来,成长的滋味是感悟人生。
不会再整天只知道看动画片,也不会只会背一首静夜思,更不会从一数到十就沾沾自喜。爱背诗词,喜看博书,钻研奥数,于是便有了心无旁骛,忘身书海,俯首案旁的乐趣。原来,成长的滋味是增长见识。
成长的滋味是小苗对于长成参天大树,展望蓝天的渴望。
成长的滋味是小鸟要像雄鹰展翅翱翔,搏击长天的夙愿。
成长的滋味是小鱼奋力一搏跨越龙门,畅游沧海的豪情。
成长,就像余秋雨所说,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的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长的滋味,自己体会。那时酸时甜,时辣时咸,时快乐,时悲伤,似圆满似缺失的滋味,萦绕我度过了十三个年头,将浸入我的生命,永远,永远……
母爱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细节中总是可以看见她的身影。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老师总是用犀利的目光看着我,好像我犯了什么错似的。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同学的钱被偷了,我知道这不是我偷的,但是,老师在班里第一个就问我:“李皓宇,是不是你偷的?”我还是被吓了一跳:“不……不是我偷的!”可是后来,老师硬说是我偷的,几个成绩好的也开始起哄。我就这样,在嘲讽和鄙视的目光中站到了讲台的旁边。我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在那个老师的心中,好像成绩不好的学生什么都不好。
当天下午,我被老师留下来抄书中最长的课文,可是我却抄不进去,因为我妈妈因为“偷钱”的事情,被老师请到学校来批评教育。我害怕妈妈也不信任我,害怕她也戴着有色的眼镜来看我这个成绩不好的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中的人越来越少,很快,空空的教室里只剩了一个心里空空的人。那让人心烦的六点铃声响了起来,太阳火红的光越来越暗,学校的光感灯亮了起来,在雪白的光线下,黑暗中残酷的现实暴露无遗。
过了一会儿,教室的门开了,一个面带怒容、面色微倦的女人走了进来,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我的妈妈。我的心跳开始加快,过会儿一定是被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可能还会被扇一巴掌。可是却没有。她回过头来,怒色散了,随着脸上的皱纹一起散了,向我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我盯着她的眼睛,好像看见了一个碧绿的深潭,这目光没有锋利,也没有吸力,而是有一种柔和的力量将我的目光包容,并温暖。
她带着我回家了。在洁白的月光下,一对母子走在被月光映得同样洁白的路上,是那么的温暖。
后来我才知道,我妈妈跟老师吵了一架。从此,我们和老师的关系一日不如一日,有一次还险些退学。不过这次事件却让我更加努力,因为我知道,我身后,一直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在默默的注视我、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