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读《西游记》有感7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73

如果说中国古典小说是一幅斑斓的画卷,那么《西游记》就是那画卷上最美的那抹色彩,它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清晰简单,耐人寻味。

这本书围绕着僧人玄奘与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事情。

初读《西游记》是在中班的时候。那时《西游记》给我的印象就是做人要善良,不能像那些妖怪一样贪心,作恶多端。小小的我用自己的童真开始认识世界,电视上精彩的画面,是《西游记》在我脑海中最真实的印象。

直到三年级,再读《西游记》,我开始在一次次面对困难后认识了世界,认识了《西游记》,我告诉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有恒心,就一定能成功。

再到今天重识这本作者吴承恩呕心沥血写成的著作《西游记》我开始对故事的题材原旨与细节描写中的世俗内容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其实书中刻画的妖魔鬼怪都明白社会上这些复杂的人情世故,或许我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内涵,但是在不同时代的宗教观念和故事传播者的趣味故事在小说形成中也会留下印记,但作者用世俗的经验和心理描写这个神佛的世界,使小说多了一份难言的神秘感。

《西游记》的引人之处不在于它的题材,而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书中人物特点鲜明,随便问一个读过书的人孙悟空给人的印象就是神通广大。而鲜明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细节的描写。如孙悟空的紧箍儿,象征的是一种战胜自我,实现取经人的共同理想的保证,而不止单单停留在一种理性的约束。

在不同年龄,对《西游记》的看法是不同的,在经历了不同事情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对待它的看法才随之不同。《西游记》不愧是成功之作!

有一种植物,它虚心,它坚韧,它不畏风雨,它宁死不屈,它就是四君子中最坚定的那一位——竹。

去年我回到老家暂住几天,在去的途中不巧遇上大雨,好在雨提前停了,我十分愉快地下了车。

晚饭过后,姥爷带我到院子后方的菜地里观赏。

村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再加上雨水的冲洗,使屋中的燥热一扫而光,感觉神清气爽。

走了约一里路之后,我远远地看见前方有一片翠绿的东西,起初我以为是青色的高墙,但走近我才发现这是一片高耸入云的竹林。

我走进竹林,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里。竹林一望无际,看不到尽头,每两根竹子间的缝隙都被后面的竹子阻挡。

我不知道这里有多少根竹子,因为竹林密密麻麻得像一个迷宫。每根竹子都有三四米高,这是因为姥爷的精心照料,还是它们自己努力生长的结果呢?我也说不清。

我用手抚摸着一根竹子,手感并不像树皮那样粗糙,而是十分光滑。这时,我身后传来了“咔”的清脆响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姥爷在砍竹子,我十分好奇,便拿了一根仔细观察。“咦””?竹子内部竟然还有水,我将水倒出来后,发现竹子的内部是空心的。没想到竹子很“虚心”。

我用手使劲一掰,竹子没有断,它竟如此坚韧。这时,一阵晚风吹来,附近传来树叶落下的“沙沙”声,而竹林却不声不响,就像郑燮的《竹石》中所说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回到家中,我不禁为竹子那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它从不为别人弯一下腰,即使被砍下来也仍然坚强,我们之间有几个人是像竹子这样不畏风险、坚强不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