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读《猎人笔记》有感10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83

也许你看过这样一幅画: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这幅画,就是俄国名画之一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不得不说,这幅画形象地表现了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黑暗社会,几个耷拉着脑袋的农民,不禁让人产生深深的怜悯之心。

屠格涅夫,这位勇敢的作家,发表了等同于这幅画的一本书——《猎人笔记》,而被放逐。这本现实主义小说,可谓是当时的力作,在此书发表20年后,农奴宣布自由。

这本书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揭露了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而另一类则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为这本书平添了一份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在揭露社会现象不公时不是直接描写,而是含蓄,委婉,使我们在读这本书时能触摸到十九世纪俄国的本质。

此外,作者屠格涅夫本是一位家族人民的少爷,出国留学,财产500多亩田地,300多个农奴,他能写出这样的书,着实令我佩服。因为他并不仅仅局限于揭示农民的悲惨命运,还以一些角度表现了农民善良、勤劳等美好品质,更是从侧面表现出那些低层社会的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生与憧憬。

“不公平”是我在读完这部小说后对俄国社会的第一印象。地主们每天穿着华贵的大衣,农民们则衣衫褴褛;地主们衣食无忧,农民们则忍饥受饿,吃饱了上顿没下顿;地主们常为一点小事打骂农民,而农民们则只能忍气吞声;地主们细皮嫩肉,生病了找大夫,农民们却皮糙肉厚,生病也只能痛苦地忍受病魔的折磨;地主们专收租,农民们则专交租,打工……相比而言,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民主,自由,真正的人人平等。

最后,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屠格涅夫那极富艺术色彩的神秘笔触。这本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脉络清晰,他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形象生动,跃然纸上,对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你读了他笔下的自然,不得不称赞他为“大自然的诗人”。

屠格涅夫,这位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读了他的《猎人笔记》,那幅画,连同文学,一起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漠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

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那悲惨的号角声,仿佛是在为农民们的悲惨命运打抱不公。那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声音更是令人发毛。

唉,可怕的十九世纪,可怕的沙皇统治……

竹的私语

走着,走着,又来到了那片竹林。眼前,一片葱绿。

拨开密密的竹叶,探进头去,只觉眼前绿意盎然,不经有些眼花缭乱。待悄悄走进时,仿佛置身于一个绿的世界。

微风拂来,竹叶“沙沙”地响。我正想享受一下这风与这绿意给我带来的快活,却又觉得竹子在相互谈话,那“沙沙”声便是它们的语言。

我走到一株粗壮的竹子边上,靠在上面。那竹子一节一节地,清楚,明了,似老人节骨分明的手,又似青年粗壮有力的胳膊。它才是这片竹林的长老。

竹面是微微的凉,我躁乱的心也被它所牵引,有些平静了下来。

转眼,看到了一株竹子正在开花,我悲哀地想,它活不长了。过不了多久,它就要死了呀!

不知为何,生、死,辉煌,落魄这几个词涌上心头,我对于生命和辉煌的疑惑,又出现了。

又是一阵微风拂面,竹子“沙沙”地响了。这竹的语言,缓缓地流进了我的心中。它似一双无形的手,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人,生来与竹子一样,有生死。竹子,是积攒了一生的力量,开出花之后才长眠,人,却有一大部分在微小中逝去,与其落魄,不如辉煌,要努力,才有光彩。

我出了竹林,大步向前走去,竹林,一路在我的旁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