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陪伴在你身边的人吧!他们总是默默陪伴,适时的给予一些鼓励。而经常陪伴我的——则是爸爸。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体质特别差,一受风寒就要发烧,一发烧就要挂瓶的那种,于是,爸爸决定,每天都带我去松台山爬爬。“哎呦,你怎么跑的跟小兔子一样快,等等我呀!”我和爸爸在爬山比赛的时候,他总是让我,还总是让我,还总说我跑的好快,听的我心花怒放“咯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我们在爬山时,会遇到一些比较往路中间斜的树,爸爸老是被“卡住”然后大声向我求助:“哎呀!怎么走不动了?救我出来,我卡住了!”我总会两步并一步的迈过去,然后抓着爸爸的手就往外拽,拽了几下,老爸拍了拍身上的灰说:“还好还好!”那滑稽的模样逗得我哈哈大笑。
到了我三四年级的时候,爸爸也经常带我去他或妈妈的学校运动,种类也各式各样: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皮球……呵呵!只要是个球,就都被我和爸爸玩了一个遍,我们还打了篮球比赛,可他总能赢,肯定是因为身高原因,我和爸爸可是差了不止一个头呢!我输了,我很赌气,所以对爸爸说:“你比我高,有身高优势,不行,我们比足球!”“好呀!”老爸笑着对我说。后来,老爸终于让着我了,我一连进了几个球,高兴地手舞足蹈,老爸这会儿对我说:“高兴了吧!走,我们吃面去”“好咧!”我拉着爸爸往校外走去。
我很享受爸爸的陪伴,它就像我的玩伴,在带给我开心的同时,也让我有了锻炼的机会,把我的体质变好了。
老旧的本子,黛色绒丝面,泛黄素薄纸,两指轻捻,随意翻开,沙沙声响,好似谁在轻声呢喃。凝视着那歪歪扭扭的字体,和奶奶相处的那段时光又重临心头……
那年春天,妈妈把我送到了奶奶家。奶奶疼我,怕我想家,每天带我去公园玩。公园木棉花开,宛若片片红云。偶尔“簌”地跌落一两朵。我那时小,看着这样鲜红的花,竟有些痴痴的。奶奶轻声走过来,伸手揽腰,把我抱到秋千上,指着花说:“那是木棉花,你看,开得多艳啊!这花晒干了,还可以熬汤喝……”我仰着脸问:“奶奶,那汤是甜的,还是苦的?”她慈祥地笑了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眼角眯成了弯弯的月牙:“不如,捡点回家给你试试?”说罢,弯下腰来,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几朵木棉花,还吹了吹沾在上面的灰尘。春日的阳光,从稀疏的枝叶间漏下来,印在地上,斑斑驳驳。我站在一旁,任阳光洒落,暖暖洋洋的感觉,荡漾全身……
那时,我识得几个字,奶奶便教我写话。刚开始,写得牛头不对马嘴。堂姐来了,看不懂,捂着嘴呵呵地笑。其他人看了,也都频频摇头。我伤心极了,哭了起来,泪水打湿了歪歪扭扭的字。奶奶见了,连忙跑过来,把我抱到了房间里:“喔!不哭,不哭,等你多练点,写美美的句子再给他们看,好不好?”她掏出手绢,柔柔地帮我拭泪。从那儿以后,她便耐心地教导我。“你看那田里青翠稻花香,直教农人喜上梢”“你看那青山隐隐水迢迢,望山戏水多逍遥”“我走在公园的小路上,看着艳红艳红的花。囡囡,这是你写的吗?写得多好啊”……听着奶奶柔柔脆脆的声音,我总疑心她是不是天上的仙子,特意下凡来点化我这个笨小孩的。
奶奶心灵手巧,很会做糕点,一次教我做小猪糕点。可我太小,并不怎么会捏,捏出来的也是东倒西歪,哪里比得上奶奶捏的那样端正。可她依然赞不绝口:“囡囡好有心思。你看,这只小猪打瞌睡呢,那只小猪爬上树啦,这只小猪把耳朵藏起来了,是怕人家说他大耳朵吗?”奶奶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是那么回事,小小的心不禁得意起来。
“囡囡,你看那星星,是牵牛星,另一颗,是织女星,他们啊……”合上本子,轻轻摩挲,奶奶那糯软的话语又在耳畔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