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三顾茅庐读后感8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87

在这次寒假,我看了许多本书,但其中我最喜爱的书还是《三国演义》啦!下面就让我来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谈一谈我读这本书的读后感吧!不过要说到这本书里最好看、最有名的篇章,我认为那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了。

《三顾茅庐》里讲到了主人公刘备为了完成复兴汉室大业的理想,诚心诚意的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的故事。书中记载了刘备在第一次邀请诸葛亮出山时,诸葛亮的仆人告诉他,诸葛亮不知去哪里了,或许三五天,或许十天半月才有可能回来,刘备便只好带有遗憾离去。

第二次刘备去邀请诸葛亮时,刘备派人打听到卧龙先生诸葛亮已经回来了。当时正是寒冬,还下着大雪,张飞阻拦刘备说:“现在正是军队在打仗,改天再去了。”但刘备却坚持要去见诸葛亮,当刘备、关羽和飞三人来到茅屋外,却发现只有卧龙先生之弟诸葛均在家,诸葛均说:“二兄诸葛孔明昨天出去闲游了”。因为又没有见到诸葛亮,张飞和关羽认为诸葛亮是故意不理睬刘备等三人。张飞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却狠狠地斥责他们。

第二年早春,刘备第三次去了卧龙冈,路上遇见诸葛均。诸葛均说:“昨晚家兄已回,今日将军可以一见。”当刘备来到卧龙冈时得知诸葛亮正在睡觉,一个时辰后才醒来,刘备就在寒冷的门外等了足足一个时辰才见到了诸葛亮。

我读了这本书最深的感受就是:我被刘备不厌其烦的毅力深深感动,刘备注重以诚待人、以仁待人,刘备为了能够统一国家大业,屈尊求贤、礼遇下士,不怕碰钉子,不怕路途遥远,不顾天气恶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刘备得到诸葛亮后感觉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说明刘备胸怀大志,尊重人才,善于团结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充分发挥大家的长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懂礼仪之人必定会取得成功。遇到事情要有礼貌,不能莽撞;做事情要有诚意,要诚心诚意地去做,遇到困难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不能轻易放弃。只要我们有毅力、有目标,最终也会成功。

近来,我发现爷爷老是用一把圆圆的镜子在专心致志地看书、读报,觉得怪怪的。于是,我的心中结了一个疑惑果,想:难道这还有啥名堂吗?这些问题源源不断地涌了上来,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趁着爷爷午休的时候,偷偷地把爷爷用的那把镜子拿出来,到处摆弄。

我装模作样地拿起镜子,对着书本看了起来,就这么一照,我的眼珠子都差点弹出来了。书上的一个个小字一下子变得和鸡蛋那么大,太神奇了,我兴奋地拿起镜子,一会儿对着这个,一会儿对着那个……我玩得不亦乐乎。

正当我玩得高兴时,爸爸突然回来了,看到我在玩镜子,便叫住了我,说:“哎,你干什么呢!知不知道,这可是会着火的!”听了这番话,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心想:镜子怎么可能会着火呢?看着我这副模样,爸爸便知道我对此产生了疑惑,便笑着对我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镜子,他叫凸透镜,又叫放大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聚焦太阳光,把易燃物点着。”紧接着,他又说:“爸爸小时候,国家经济不发达,大部分家庭都很贫穷,大家买不起玩具,便将玻璃罐头敲碎,留下有点凸的瓶底,将瓶底当作放大镜玩。通过聚焦阳光积聚能量,引燃火柴和纸片。”听了爸爸的话,我半信半疑,但终归还是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决定自己动手做个实验。

说做就做,我将一张纸平铺在窗台上,然后用放大镜在旁边瞄啊瞄,可过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变化。“先找到光点。”爸爸笑着说。我耐着性子,拿镜子对着纸,重新调了一下位置,一会儿向左偏,一会儿向右偏,终于,一个圆圆的小亮点,在纸上出现了。“别动。”爸爸在旁说。过了一会儿,小圆点上的纸慢慢变焦,冒出了一阵青烟,不一会儿,火苗从小圆点上冒出来,一下子把整张纸点燃了。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太阳光汇聚在一起,真的能把纸点燃,只是要等一段时间。接着爸爸又告诉我为什么要等一会儿纸才会燃烧,原来是因为引燃物品,要使温度达到该物品的燃点才可以,聚焦的太阳能随着时间变长,越聚越多。此外,对太阳光吸收的快慢,还跟物品的颜色有关,白色的物体容易反射光线,而黑色的物体容易吸收光线。

后来,我又认真地查了下资料,原来放大镜是通过折射将光线聚拢,使焦点物体的温度提高,以逐渐达到燃点。放大镜的直径越大,焦点温度越高;直径越小,焦点温度越低。我想,今后我也要配一个放大镜,出去野炊时,如果忘了带打火机或火柴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可以用放大镜点火,这可比钻木取火来得方便多了。

这次,我总算是明白了放大镜能着火的原因,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要留意身边平凡的小事物,只要有好奇心,只要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便能有收获。因为科学界的奥秘,是躲在生活或一个既显眼又隐蔽的地方,这当然也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要不然,这些秘密永远便是个谜了。所以,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生活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