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打年糕作文8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62

随着时间的消逝,延续至今的习俗很多都已不在了,但也有些人为了怀旧重新将先前的习俗重温一遍,“打年糕”的习俗仍在,但也并不常见,父母便商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重温一次“打年糕”。

年糕有年高之意,意味着年年高升。我看着父母准备“打年糕”的工具,首先是将未成形的年糕制作好,虽然是未成形的,却也需要十余条工序。先将糯米用水浸几天。把淘净的米挑回,放进一个大木桶,在一口大锅的沸水里开始蒸,蒸成米饭后,把水份少许沥干。然后倒入石舀�龋�再准备一个榔头状的东西,就可以开始打年糕了。我握紧檀木榔头,尝试着掂量了下重量,发现比我想象中的要重很多,怪不得能用来捶打年糕。

到了春节,挂春联,贴倒福等习俗无不体现出这个节日的喜庆和特殊性,然而我一直期待的只有准备已久的“打年糕”,好不容易盼到吃完年夜饭,还没等父母提起,我便直接去将檀木榔头拖了出来,父母也从我脸上掩盖不住的兴奋得知了我的目的,于是期待已久的打年糕开始了。

我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抓住檀木榔头。当用力的时候才想起它的重量,我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只能背水一战。奋力举起,还没举过胸前,便只能放下。我又转头看看父母鼓励的目光,就明白了,破釜沉舟,即使没有前进,也没有退路。于是慢慢举起,感觉到了极限高度之后,微微放下一点,用尽力气猛的举起,举到头顶,然后轻松放下。坚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困难总能迎刃而解的。

“打年糕”的习俗是因为当时制作年糕需要应运而生的工序,因为有了机器,无需人工,现在已经不怎么能看见“打年糕”了,这也正好说明了我国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让我们感到自豪与骄傲。打糕机,洗衣机等机器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最主要的还是享受习俗带给我们的乐趣,同时学到更多,知道更多。

欢乐的氛围依然笼罩着我们,在进入梦乡的同时也会明白:这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便是新的开始,“打年糕”的习俗既给这一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又给了新的一年完美的开头。

哦,打年糕!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一眨眼,这车子怎么开到湖滨来了?”正坐在公交车里伸长脖子看着电视的我,无意间瞥了一眼窗外,顿时像被电击了一下,愣住了。“这车什么时候调头了?怎么就反方向开了呢?”一连串的问号一股脑儿涌上心头,急得我双手冒汗,心跳加速。这可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公交去少年宫和妈妈会合。妈妈之前告诉过我乘车路线,可我一直没机会实践。今天好不容易有机会露一手,原本以为小菜一碟,号称方向感超好的我现在却闹了大乌龙。我一下子全懵了。

不慌,不慌!我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努力走进时光隧道回忆刚才的一幕一幕:半小时前,我进了婺江路地铁站,记得三站就到了龙翔桥站了。我感觉凳子都没坐热就下车了。走出地铁,我按照妈妈的叮嘱,嘴里还不停嘀咕着:“B出口,B出口”。

顺利出了站,到了地面后,我继续按照妈妈的叮嘱,左瞧瞧右看看寻找着东坡路。对,我记得在东坡路口就有公交车站。这时正好有一辆7路车迎面开来。7路!我眼前一亮,急忙穿过马路,三步并作两步地狂奔到对面站台。人到车到,等都不用等,好像是专车来接我似的。

今天的7路还真空呀。我挑了一个能看电视的座位坐了下来,悠闲地看起了电视。再过十分钟我就能见到妈妈喽,哈哈,我美滋滋的想着。

可现在这车子怎么就突然调头了呢?这不上演了现实版的“南辕北辙”了吗?!我慌慌张张地在解百下车,往回走,穿过解放路,转到延安路,经过两个红绿灯,才来到湖滨站再次上车。一路上,我心里一直不停地抱怨司机叔叔太不靠谱,怎么能临时调头行驶呢?害得我多走了那么多冤枉路。

终于到少年宫了,我松了一口气,一看手表,已经快两点了,这么一折腾,足足晚了大半个小时。见到妈妈后,我一个劲儿地向妈妈诉说自己的遭遇。妈妈哈哈一笑,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指给我看。噢,原来不靠谱的是我自己呀!只记得车次,却忽略了方向。唉,坐车方向很重要呀,这次可真让我“吃一堑长一智”喽,妈妈不在身边的出行,还真的要多点细心和责任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