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家乡的风俗作文1000字

admin 六年级作文 2023-09-21 87

《论语》说“敬如在”,这是说就算亲人过世了,也要像他们生前那样尊敬他们。

爷爷住在台湾,家里的那张神明桌总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桌上,除了家中历代祖先的牌位外,还会有一些民间传说中的“神明”。

这些神明与台湾一般寺庙中的神明一样,都是用木头雕成的人像,身上穿着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衣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早到晚一直慈祥地看着我们。

我住在爷爷家的时候,每天早上醒来总会看到爷爷和他手里的三炷香。爷爷每天都要这样,点起三柱清香,默默祷告,看着缕缕青烟袅袅而上,小时候不懂事,只觉得这很有趣,大一点了,才明白这是老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感恩。

每次我回到台湾高雄的家中,爷爷必会拉着我去跟神明和祖先上香,感谢他们的保佑,让我身体健康,学业进步。

爷爷每次拿香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好像拿的不是六根香,而是六根极细的树枝,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折断了似的。爷爷苍老的手将三根点燃的香递给我,我接过,学着爷爷,闭上双眼,向着神明和祖先拜了拜,随后把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上面,紧挨着爷爷的那三炷香。有的时候,爷爷拿香的手会颤抖,眼里会涌出泪珠,甚至几度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从爸爸口中得知,爷爷在七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远在湖南衡阳的故乡,至今都不曾回去。这么多年来,故乡的模样恐怕也仅剩离开那天的鹅毛大雪了。爷爷每次想起故乡,就要把我叫到跟前,又一次讲起他的故事:“爷爷我,可是从湖南坐船来台湾的,湖南可冷啦!总是下雪,连我离开那天都没见着太阳!�l,你不是很想玩雪吗,我们今年去湖南看看吧……”转眼间好几个年头过去了,爷爷却总不能带我回到他的故乡,仍然一遍遍地讲着那故事,一次次无声地落泪。

爷爷早晚的三炷香,据说是对曾祖父、曾祖母的晨昏定省,每天早晚从不间断。我之前不甚了解,爷爷已离开故乡那么多年了,故乡的亲人们也几乎都去世了,为什么爷爷依然要这么做?就算爷爷坚持这么做,已故的亲人也不会有回应啊!等我懂事了,才渐渐明白,老人的心一直在远方的故乡,如同七十几年前他离家的那天早上。

三柱清香,拜别祖先,烟飘向远方。在大雪纷飞的清晨,爷爷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故乡,前往台湾,从此,这幅画面就深深刻在了老人的心中,成为了伴随他七十多年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听完爸爸的话,我潸然泪下,那螺旋状的烟啊,你是在诉说爷爷的乡愁呢,还是给祖先带去爷爷的祷告?

虽然爷爷的爸爸妈妈已经过世,但这么多年,在老人心里,他早晚的三炷香,是一种坚定,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思念。

敬,如亲在……

记忆里,外婆家后院那口鱼塘,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那时外婆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带着年幼的我去干一些新鲜事。鱼塘就像那神秘之地,吸引着被妈妈下令不许去的我。外婆悄悄的拉我去,扔给我一根削尖的竹段:“来,抓条大鱼回去煮给你吃。”便扒拉起裤腿衣袖,如上阵杀敌般下了塘。

那时我懂什么呀,一股乱扎,不仅抓不到鱼,还摔成了泥娃!外婆反倒哈哈大笑,幸灾乐祸起来。我全身湿透,狼狈不堪的。沮丧极了,甚

至伴随着一股鱼腥味。那些鱼滑溜溜的,戏耍着我。

初次体验真是糟糕透了。

抱怨似的向她撒水,她倒正经起来了,把我轻揽入怀手把手的教我。我们细细瞅着,屏息凝神,时机来了——咻!叉到了一条肥硕的鱼。我高兴得举高了我的“战绩”。她也乐呵呵,

那条鱼被外婆摆上了餐桌,那最是我感到最美味的菜了,瞬间把挨骂抛到了后脑。外婆在烛光下,银际显得更发柔和。自此,鱼塘就多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她走了之后,我再也无法尝到她做出的美味了。我能抓到很多鱼,最终却感觉少了些什么。

明明鱼塘就在眼前,我为何如此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