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超脱》观后感1000字

admin 观后感 2023-09-21 136

一气呵成地看,不,欣赏完这部片子,第一个涌上心头的想法是:好久没有邂逅过一部值得我用“欣赏”一词来描述的电影了。

《超脱》,在港台地区也被译为《人间师格》,从名字可以看出是一部讲老师的电影,与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在IMDB的标签是剧情片,但串联整部电影的剧情却很简单:孤独的代课老师亨利·巴赫特来到一所散漫的高中任教,在和学生的相处中看到了世界美丽的生活和人性。导演TonyKaye本身是一位纪录片导演,将纪录片的手法漂亮地融合到了这部电影中。《超脱》,保留了纪录片最重要的部分——写实,也汲取了叙事电影最核心的内容——情感与思想。

《超脱》的风格化倾向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相挂钩,一开始点开电影的时候还真以为自己点开了一部纪录片。整部电影的基调苦涩且苍白,拨开光鲜亮世界的外表,真实地展现了底层社会的普通人每天如何挣扎于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所遗弃:教育处为了成绩而将所有问题学生都丢给Carol校长;学生和老师浑浑噩噩地上课,底线就是不要跑出去杀人放火;正值花季的孤儿迫于生计只能成为性工作者;自己的外公强奸了自己的母亲…。无论是那所高中的学生,亦或是老师,又或者地铁里的性工作者,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孤僻。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孤僻,更加是心灵世界的闭塞。无论是平日严厉而洒脱的男主角,深夜在回家的列车上兀自流泪;或者是虐猫的少年为自己的行为苍白的辩解;中年教师被心灵的铁丝网束缚在与世隔绝的另一边;或者是Meridith不被其他人认可的艺术创作……电影中每一个细节都与美国中下阶层的日常生活无缝衔接,冷淡的色调使得写实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关于整部电影的色彩,豆瓣和知乎上也有人这样形容它:灰暗。但我不敢苟同。《超脱》所描述的世界中并没有灰暗——一个介于黑与白之间的地带,模糊而让人看不分明——它所描述的是完全、残酷的黑暗,与每一颗坠入黑暗的心灵臆想中的光明。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很适合形容他们的处境:”为什么人要做梦?因为梦是人的欲望在另一个世界中得到的满足。”对于他们来说,睁眼即地狱,闭眼即天堂。睁开眼睛看到的所有都是孤立他们的社会;闭上眼睛——自杀——带来的才是救赎,唯有结束生命才能带他们逃离永无止境的孤寂与绝望。

总之是一部适合一个人偷偷窝在被窝里,安安静静地看完,偷偷抹掉眼泪,再振作起来好好生活的电影。

近几十年来,人类的应用技术在基础科学发展的支持下突飞猛进,很多以往只能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事物在现在真实存在,例如基因技术、纳米技术、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等等。其中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且与人们生活最贴近的是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它们的存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某些方面从根本上影响了社会结构和几千年来从未打破的惯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信息对等

几千年来,信息对等都是几乎不可能的。在以前,在有些地区,甚至相邻的村庄之间都无法实现顺畅交流,更不用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层面上的信息对等与共享。而现在,只要有信号连接,有通讯工具且会使用,能看懂通用语言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共享时代信息对等的福利。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哪怕身处偏远山区也可以坐在床上便能放眼天下,纵观国际大事,甚至可以和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一些也许与他们日常生活完全无关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在以往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没有人多知道什么,没有人少知道什么,所有信息都透明的放在桌面上,对经济、生活方式产生了有利的根本影响。

二、资源共享

在第一条件的支持下,也就是所有信息对等的情况下,大量的资源从暗处、小范围掌握变为透明、大范围了解。在从前,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的拥有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包括地理等自然条件,影响力和地位等社会条件。而现在,在没有人多知道和没有人少知道的客观条件下,这样根本的资源不平均现象大大改善了。我们的资源公平地分配给了每一个有权享有和有能力享有它的人。

三、大数据管理

从上述两条的分析看来,个人和非官方团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被相对放大了千百倍,国家和地方面对着一个多元、多变、多方面的社会形式,必须让政府在法律和伦理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强力管理、快速管理、合理管理的能力强起来。而这种能力目前我们在大数据信息处理的辅助下已经拥有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合理有效地行使控制个人和非官方团体的权限的权力。在从前,如果地方豪强(如典型的地主)依仗着比其他个人或团体强的能力去对后者进行以其私人意愿为初衷的坏的影响,国家能够通过没收这种较强的能力的方式来阻止这种行为吗?不能,相反,国家时常助纣为虐。而现在,官方有权管理者完全可以进行以上方法为手段的快速且有力的管理。

在共享时代背景下,社会解决了许多千年以来从未解决而且事关重大的问题,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共享时代的迅猛发展为未来更公平公正的社会存在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