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家乡的七夕节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87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今年暑假,我有幸在外婆家过了一个快乐、温暖,又意义非凡的七夕节。

早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我听外婆说每年在七夕这一天,大多是要下雨的,或大或小,或早或晚,或喜或悲。传说这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后,诉衷肠泪满襟,他们的眼泪,也便化作这蒙蒙细雨,从空而降,可到了晚上,天空晴朗,人们抬头就可以看到织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望。

午饭后,人们开始张罗了,年轻人开始搭棚,老人们开始拂娘娘,他们用稻草做成身子,有订做好的固定头像,再用一些漂亮头花做装饰,接着给身子装上装饰好的头像,最后穿上颜色鲜艳的、漂亮的衣服,一尊栩栩如生,和真人大小一样的王母娘娘就做好了。不一会,英俊潇洒的牛郎和婀娜多姿的织女也做好了,他们分别站在王母两边,好似小心翼翼的侍奉着至高无上的王母娘娘,以换来如此一天短暂的相聚。

在王母娘娘前人们放了一张很大的八仙桌,倾刻间桌子上已摆满了各家各户端来的贡品,有自己蒸的花食;有买的糕点和各种水果;还有专门养的绿油油的豆苗,简单而隆重,热闹而虔诚。此时,还放了许多鞭炮,以感谢我们生活的幸福和安康,祈祷明年的风调雨顺。

这个时候大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很恭敬的磕头,以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学有所成,可孩子们就不那么虔诚,他们一会儿拽个葡萄放进嘴里,一会又掰个香蕉吃了;一会安静、一会儿又淘气。总之大人们看在眼里,却乐在心里,满眼都充满着对孩子的包容和爱。我也不例外,也被外婆拉去磕头,尽管有些羞涩,却也没拒绝,学着前面几个小朋友磕头的样子,也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并且从心里告诉自己尽管这是一种迷信活动,但却寄托了许多人对自己孩子的希望和祈盼。

王母娘娘从一而终都端坐在中央,接受着人们的拜祭,虚心地听着人们的祷告,没有一丝厌烦,我都有些怀疑那个从小听到现在的《牛郎织女》故事中,那个恶毒的娘娘和这个面带笑容的娘娘是不是同一位神仙?这样的祭拜要到很晚很晚,一般孩子们是不会等的,只有大人会等到放着鞭炮结束的时候,拆了的人物头像要专人细心收藏起来,稻草做的身子要烧掉,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家乡的七夕节,别具一格,是大人、小孩们都喜欢的节日,我有幸在家乡亲自经历这次七夕节,令我懂得了许多知识道理,并且我们传统节日的习俗而感到惊奇,家乡的人们用纯朴的民风,传承了民族文化。

一样的天,一样的你,一样的我们,还在。沧海桑田,昔日那阳光男孩儿如今已是耄耋之年,那稚嫩种子如今已古木参天。是啊,一起成长的我们,都一样。

窗外,雨后的天空依旧显得那样深沉,但,仔细瞧去,竟有一抹亮丽画般映现在那仅巴掌大小的蓝如宝石的天空。我坐在窗前,欣赏着窗外的妙景,看到眼前转瞬即逝的彩虹,不禁又一次想起了他的故事:

他,是一位近百岁的老人。曾有许多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笑而不语,只是用那独特的目光告诉人们,是那儿。原来,是生长着一棵参天大树的地方。不知怎的,我似乎感受到了他隐约的无奈与伤感。而后,我知晓了他的故事。老人原是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孩,阳光,几乎是他的代名词。一次,他在地上发现了一粒种子,因为小不知是什么,只记得自己小时候好像见到过大人种下种子的样子,便努力学着大人的模样,小心翼翼地种了下去。时光悄悄地溜走,男孩儿渐渐长大成人,种子也变为一棵树苗,一切,都在朝着男孩儿预想的方向发展着。可,天不尽人意,一次意外,男人得了癌,从此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自己。没有亲人的关心,没有朋友的慰问,男人一日日消沉,不知为何,那棵小树似乎也在渐渐衰残着。男人几乎绝望,终日不再言语、出门,也不再愿意接受治疗,任由着自己的生命流水般消逝。

时间走得很快。男人无事可做,不觉间看到了眼前他曾经种下的种子,男人突发奇想,拿起笔,尝试着为小树临摹。一天夜里,暴风雨横扫大地,万物都向它低了头,凋落、残败无一幸免。男人有些担心小树了,目光到处搜寻着。蓦然,熠熠生辉的绿色出现在眼前,他的内心只剩惊叹。此后,男人想记录下小树的成长,便每天更加仔细为小树临摹,春夏秋冬,日日如此。临摹的过程中男人发现,不管是怎样炎热或寒冷的天气,也不管是怎样险恶的自然灾害,小树都从不畏惧,总以勇敢与不屈面对着,一天天更加繁茂。不知怎的,男人的心情愈发顺畅,直到有一天,当他看到蓬勃生长的那棵小树时,男人顿悟:原来,我们,都是一样的,连植物都不肯放弃那成长的机遇,我又有何理由说不呢?从那以后,男人积极主动去医院治疗,每天配合医生。还好,还不算晚。男人的病情逐渐有所改善,再后来,男人的癌症日益好转,最后竟奇迹般地消失了。

老人说:“其实,自然界的每个生物都是一样的,虽有许多困难和阻碍,也会被打败,但不同的是,他们都会凭着自身的努力,抓住一切机遇,迎难而上,永不放弃之言!”

走在路上,凉风掠过脸庞,抬头仰望,阳光,似乎并没有那么刺眼,那碧蓝如镜的天让我忽然想起了那位老人,那棵树。再次看向路边的植株,我不禁多了些坚定:是啊,我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