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不该丢失的磨砺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6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狱中《周易》

公元前的商末周初,一位英雄在商纣的暴政下崛地而起,他就是周文王姬昌。他见识了商纣王的残忍无道,因而知道体恤民情。可这样的一个英雄,也曾经历过磨砺——身为商朝的西伯,姬昌宁愿以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与商纣交换来废除残害黎民百姓的酷刑。深得民心的他,只因敢于直言进谏,便被奸佞小人崇侯虎谗言陷害而锒铛入狱。面对这样的突来磨砺,姬昌不愿白白浪费时光,他被商纣囚禁期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说之源的《周易》。

姬昌很好的把握了不该丢失的磨砺,完成了狱中《周易》。因而成为西周的开国君王,终成霸业。

卧薪尝胆

春秋战国,那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一段“铁马冰河”的历史。试想,若是没有会稽山下委曲求全、两年为吴奴的屈辱,哪来磨砺后东山再起的越王勾践?勾践是知道这其中之苦的,他也知道这再次崛起的磨砺是不该丢失的,于是他放弃了一世为臣的安逸,选择了卧薪尝胆的磨砺。

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勾践在遍尝人间心酸悲喜、卧薪尝胆的磨砺后,终成大事,三年后一举灭吴、擒吴王夫差。这一番磨砺,是助人心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

《儒林外史》

有吴敬梓的友人这样写诗描写他的生活:“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可千秋万世之后,又有谁在读他的毕生心血《儒林外史》时,会联想到作者如此艰苦的创作背景?

穷苦的生活并没有使屡次落第的吴敬梓放弃写作,并且这样的磨砺反而使他更加奋笔疾书。天寒至极时,他仅仅依靠跑步来“暖足”后,又手不停止地撰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数十年的劳苦后,吴敬梓终于完成了30万余字的《儒林外史》。如果没有这不该丢失的磨砺,何来吴敬梓与他的《儒林外史》?

庄子曰:“白玉不毁,孰为��璋。”只有经历过不该丢失的磨砺后,白玉方可为��璋。

青春的努力拼搏,总需要用一颗淡然的心去包装,看轻一切背后蕴含着的努力,让青春不再浮躁。

伫立树旁风习习,彼时纯如白练的茉莉花香再次沁入心田。时间莞尔一笑,将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青春时光,留下一抹淡然,水波不惊地沉浮于心灵的池塘……

年华似水,转眼间已至初二,一切似梦幻一般朦胧,一颗青春的心在轻纱班的薄雾中潜移默化地变幻,适应了喧闹,也适应了张弛有度的学习氛围。

回首那走过的时光,才发现自己的年少轻狂。看着操场上对着新校园一花一草都十分好奇的初一新生,身旁总有几位同学的嘴角会挂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笑他们的不知情?抑或是感慨曾经的自我。我望向每一位操场上的初二同学,人人脸上都带着稳重。也许,正是这一种突如其来的成熟,使得青春萌动的心脱胎换骨。每一位同学都是一副淡然的神情,是因为作业繁重,学习紧张,还是一颗日益成熟的心?

天高云淡,一切好似静水一般,衬托着小小的世界。同学们依旧谈笑风生,迈着的步伐却愈发沉重。学习的激情不减当年,只是眼中多了一份成熟。这到底是一种装饰的沉稳,还是一种青春的遵循规律的改变?我们也不知晓。只是每一次月考过后,心情不比初一那般激动,看到成绩时也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了,而是好丑日子都一样过。每一位同学的关系依然不错,谁也没有在月考过后去耻笑他人。我想这也许是一种开心的压抑罢了。可是,渐渐地我又感觉到,考得不好的同学,眼中又新添了一份拼搏。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努力着。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最好的解释是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的一个朋友是这么说道。初二的时光,相对而言却显得平如静水,既没有初一的活跃,又不比初三的紧张气氛。我静静地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着绿树淡然地投下它雄伟的身姿,看着池塘平静地倒映着蓝天白云,好似领悟了真理,才发现时光匆匆,青春不再等候。

每棵树倒影的背后,总是努力地感受阳光的温暖;每个池塘如画水面的背后,总是努力地容纳小鱼的调戏。而青春的努力拼搏,总需要用一颗淡然的心去包装,看轻一切背后蕴含着的努力,让青春不再浮躁。天高云淡,用纯纯的淡然,顽强地去面对未来的寒风冷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