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少年杨靖宇》观后感300字

admin 观后感 2023-09-21 120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名叫《少年杨靖宇》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贫苦的爱国烈士杨靖宇的一生。

杨靖宇于一九零一年出生在河南确山县城乡李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他家里穷的交不起学费,可他没有放弃学习,就站在门口偷听。他穷的连墨汁都买不起,就在泥土上全神贯注的练字。地主的儿子说他是“学偷”,有一天下雨了,他依然站在门口,一名同学发现了他,然后告诉老师,老师叫他到屋里避雨,他不但不进去,还说“我没有交学费,不能进”,老师说“下课到我的屋子里来”,下课后,他在老师那里背默了三字经。老师惊奇的对一名小学生说“这可不是一个小学生能写的呀!”于是让他得到了免费入学的资格。后来,杨靖宇看到有钱人家的孩子仗势欺人,就教训了他一顿。

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英勇的与日本鬼子战斗,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将军,为中国立下了很多的汗血战功。却因一名汉奸的告密,被包围在了山中,后来在断粮的情况下,被机枪打中了要害,英勇牺牲。日本人将他的肚子剖开,发现里面全是树皮草根……。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生在阳光下,长在温暖里,但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

有一次,我正在玩打火机烧铁丝。我先是拿着铁丝的一端,打火机烧着另一端,我感觉烧的那一端变得越来越烫了,只好停手,我又感到温度渐渐降了下来。我就想是不是热会传递并且离热源越近,温度就越烫,如果离得越远就最冷呢?于是,我就想做一次实验。

首先我拿来一盏酒精灯、一根十五厘米长的钢丝、两个中号支架、一块儿小蜡、一些火柴和打火机。我先把铜丝安装在支架上,然后在支架的一端留上4cm,另一端不留,我又熔化了一些蜡,再分成相等的几份,把熔化的蜡都粘在了火柴头上,另一边粘上钢丝。最后我把酒精灯放在了留了钢丝的下面,点燃了酒精灯。

我就开始细细的观察。仅过了两分钟我就发现一号火柴上的那蜡开始慢慢的熔化了。只听“啪”的一声,一号火柴落地了。紧接着,二号火柴上的蜡也开始慢慢的熔化,也掉下来。随后三号、四号、五号火柴也都一根一根的掉了下来。

我一蹦三尺高,大叫一声:“成功了。”原来我的猜测是对,而旦我还得出了一个结论:热总是从热源的那一端传向冷的那一端。

我热爱科学,更热爱那些神奇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