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回忆高中生活的作文700字

admin 高三作文 2023-09-21 81

我的高中不是衡水中学也不是什么某某大附中,只是一所小的重点中学而已。它虽然面积小,但是在我们桂林乃至整个广西的知名度都不小。如果要问原因,估计就是两个字——自觉。

我的高中生活年年都不一样,从活跃于各种活动到挣扎于成绩下降的不悦,最后回归平静结束高考,每一个时段都有每一个时段的快乐与失落,但现在想来感觉都过去了,大概就是长长来路,命有玄机吧。

我们那个年级相比现在的那些学弟学妹来说,真的是非常放松的了,就拿理综合卷来说吧,年级统一合卷是高三上11月的事情了,和那些学霸学校比起来真的太晚太晚了。不过这样的放松换来的是高考平行班一本率的新高,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我在那种轻松的氛围里面收获的快乐真的挺多的,周末了可以去市中心逛街吃饭看电影,办晚会的时候也可以去主持指挥做导演,晚上写作业写烦了可以去操场吹吹风看星星,早上起早些可以不用排队就吃上一碗喷香的桂林米粉……

其实说实话,上了高中最重要的改变还是自己看待自己的眼光吧!高中以前我的自信与荣光总是收不住的,高中的时候在那些比我优秀的同学的包围中我才能够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些。这并不是说我的自信被消灭了,而且说那些虚假的自信消失了,我对自己拥有的更加笃定了。所以呢,高中生活离我远去已经快整整一年了,但是那些改变是会伴随终身的。

我的高中离我家有两个小时的车程,爸妈依旧坚持一个月见一次,老爸车上那些过桥过路的收费票里满满的都是家人的支持与爱呢!高中也遇见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借着这次回忆就让我对于他们说一声谢谢吧!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友善的朋友,现在他们散落在五湖四海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不如就道一声珍重,儿童节快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目送》一书,字行间流露着让人不禁触景生情的感动与亲情。而在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龙应台与父亲之间的亲情。

父亲,是一位慈爱、关心女儿但又孤单,寂寞的老人。他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女儿,但却只能“目送”她的走远。女儿由于工作的繁忙又或自己家庭的琐事,不能陪伴父亲,从以下这一段便可以看出两者的矛盾。

“‘礼拜天可不可以跟我去开同学会?’他突然在后面大声对你说,隔着正在徐徐关上的铁门。铁门‘哐当’一声关上,你想他可能没听见你‘没时间’的回答。”

读完这一段,我不禁触目伤怀,“大声说”、“徐徐关上的铁门”、“没时间”等字眼,让我触景生情。父亲想与女儿一起去同学会,唯恐女儿不愿,直到最后才鼓足了勇气大声说,但最后仍遭到女儿的冷漠拒绝,在铁门“哐当”一声关上的时候,父亲心中多么失落与孤寂,这样的场景直击我的心房,让我感到凄入肝脾。为龙应台父亲难过的心情感到伤感,同时也为龙应台的工作繁忙感到无奈。是的,在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儿女也同样如此为了奔波劳碌工作而不能陪伴父母,甚至不能陪他们吃顿饭?这种遗憾,也许只有年迈的父亲才能体会吧。

而不珍惜年轻的时光,待到父亲的油尽灯枯时,再想回头挽回以前的点点滴滴,却怎么也回不去了。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发现他无法从沙发里站立起来。他的身体微微向右倾斜,口涎也就从右边的嘴角流出。他必须由你用两只手臂去拉,才能从沙发里起身。他的腿不听脑的指挥,所以脚步怎么都迈不出去。他的手,发抖。”

这一段则讲述了龙应台想陪伴父亲出去散步,却发现父亲已不再年轻了,他变得瘦弱、年迈,甚至不能行走。“口涎从右边的嘴角流出”、“无法从沙发里站起来”、“发抖的手”都指向着同一个事实——父亲已不再健壮了,父亲年轻的时光已经逝去,他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终点。龙应台可能想起,是时候该陪陪父亲了,但当她回来时,却只能“目送”着父亲的离去了。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在《注视》这一篇中,有一段让人伤感得落泪的字语:

“他的嘴不能言语,他的眼睛不能传神,他的手不能动弹,他的心跳愈来愈微弱,他已经失去了所有能够与你们感应的密码,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舍,他心中留恋,他想触摸,想拥抱,想流泪,想爱……”

这是父亲濒临死亡的时刻,死神在父亲的身上环绕,他心中的确不舍,他想儿女、妻子、朋友、亲人,而他失去的,是与你们感应的密码。死亡像一把锁,人们拼尽了平生的气力渴望去打开,但父亲却失去了与亲人们感应的密码。那些悲伤的字句,真是透骨酸心。

龙应台的《目送》一书,是一本生死笔记,道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它深邃、忧伤、美丽、伤感。亲情的那些感人心脾的瞬间,真真正正地打动了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龙应台与父亲之间的亲情,或许正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年老父母亲的愿望,也许只是希望我们多多陪伴他们,放下工作,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们。多陪陪父亲去散心;多帮帮母亲的家务,别在“目送”父母亲离去时,还抱有遗憾。

《目送》所倾诉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