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是什么?他在你遇到困难或者处于人生低谷时第一个挺身而出伸出帮助之手;他在你收获成功之际真诚为你鼓掌欢呼;真正的朋友是双方之间的互相扶持,真正的朋友是困难之时的肝胆相照,更是志同道合。
自古以来,友谊便被人们视为珍宝,一个真正的朋友一定会给人无限正能量和帮助。名留青史的管鲍之就给我们解释了朋友的宽容、理解和帮助。鲍叔牙比管仲发迹早,仕途顺利。做生意时他让更多的利益给管仲,做官举荐管仲代替自己,而自己甘居其下。如果没有鲍叔牙这个真正的朋友,历史上哪来的管子学说,他又怎会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一对好朋友。在革命事业上,他们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才能完成伟大的经典巨著《资本论》的写作和出版。为了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恩格斯不得不抛弃弃商念头,去念他不喜欢的生意经。而马克思也是为了更好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更准确地揭露资本主义,他才心安理得地接受恩格斯的帮助。他们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他们共享金钱和学问,把事业做到的了极致,也把朋友演绎得生动感人。
也许有人质疑,这样的友谊太过执拗,牺牲了太多个人的利益,一味的付出和牺牲有价值吗?这样的友谊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吗?我想说一个人的快乐幸福与否,不取决于你得到多少,欲望越多越影响对幸福的接受能力。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忽略了更多的个人利益。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
树立高尚的志向,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朋友一起实现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今生的最大愿望。
袅袅炊烟悠悠的从烟囱里飘出,在湛蓝的天空中舒展着身姿,慢慢走向远方。我和妈妈坐在院子里,静静地望着袅袅的炊烟。
“还记得你小时候在奶奶家吗?那时候正是秋天,你天天缠着奶奶给你做烤红薯,奶奶都那么大岁数了,刚刚收秋回来就要给你做饭,那时候你是真不懂事……”妈妈望着淡淡的炊烟,不停的念叨着。阳光从空中洒下,在妈妈的眼眸中晶莹的闪烁着,儿时对于家乡的回忆仿佛在妈妈的眼中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妈妈转身回了屋,袅袅的炊烟依旧没散,它还在飘着,飘着,似乎要把我的记忆带向远方。
“你上小学的时候,就不能天天在乡下呆着了。每次你回来,奶奶总会做一大桌子菜,还特意去镇上买饮料回来,可你还是那么不懂事,还偷偷顺着梯子爬上了房顶,说是要看看那炊烟从哪来……”妈妈坐在炕头,嘴里念叨着,我一边帮奶奶收拾碗筷,一边蘸着奶奶自制的酱料品味起上小学时在乡下的生活。奶奶忙碌的身影,就是对她的孙子无微不至的操劳。
袅袅炊烟悠悠的从烟囱里飘出,在湛蓝的天空中婀娜起舞,慢慢飘向远方。这一次,我没有坐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欣赏炊烟的舞蹈,那模糊的景象也只是飘在梦里。
“你上一次回你奶奶家好像还是过年,你奶奶听说你要回来,高兴地不得了,特意去镇上买了猪肉。没办法,你都上初中了,还是功课要紧。今年秋天又没空回去了,唉,也不能打个电话。”灯光下,妈妈一边和我温习功课,一边深情的回忆着。放下手中的笔,眼前又见故乡那袅袅炊烟。
几年后,炊烟再一次腾空而起,在湛蓝的天空中舒展着身姿。奶奶家的村里终于装上了电话。即使不能亲自见到那悠悠炊烟,但故乡的热枕却通过无形的电波温暖了我和妈妈。
“今年秋天还回不回来啊?”“等放假后没课了再回来看您!”“乖孙子,今年回来我还给你炖猪肉!”“我想吃您做的烤红薯了……”童年时在故乡度过的春夏秋冬,小学时偶尔回来探寻炊烟的“奥秘”,中学时学业的繁重以至于没时间见故乡一面……家乡那缕炊烟渐行渐远,那年不懂事的孩子也渐渐长大成人。炊烟渐行渐远,然而对故乡长久的挂念却一直在追寻,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