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11岁,脸蛋圆圆的,眼睛大大的,个子高高的,别人见了我都说:“这孩子长得真高呀!”
在学校里,我是一个讲卫生、守纪律的孩子。上课的时候,认真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把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在心里。下课的时候,老师经常让我检查同学们桌洞和周围的卫生,老师夸我是一个勤劳、懂事、守纪律的好孩子。在家里,我经常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拖地、扫地、擦桌子等,来减轻妈妈身上的重担。
我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有一次,我们要数学测试,我发现同桌忘带笔袋了。他焦急地向同学们借笔,他们都说:“只有一支笔”。同桌听了以后像热锅上的蚂蚁,口中还自言自语地说:“这可怎么办?”我听到以后,仔细的找了找自己的笔袋,发现在角落里还有一支笔,我拿起笔借给了他,他感谢万分,连着说了好几个谢谢。考完试,同桌得了100分。他对我说:“谢谢你,要不是你的钢笔借给了我,我还考不了试呢!”我连忙说:“不要谢,助人为乐是应该的。”
大家看我是不是一个乐于助人、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孩子。
我曾一度认为人生苦短,再美丽的烟火只是一瞬间的灿烂,再辉煌的人生只是几十年的时光,但现在,它在我的脑中一文不值。
翻开《明朝那些事儿》,品读我的偶像——王守仁,他的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心学的流芳百世更让我敬佩万分。
为什么他的学术能永恒地传承下来?这个不安分的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但我已深深记下了这句话。
面对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我一切的思维防线好像已被击溃,世上到底有没有永恒?
的确,盛极一时的严嵩、刘谨等人虽也铸就了永恒,留下的却是骂名,而更多人则是在碌碌无为中终了一生,可心学,依旧可令后人瞻仰。这三种人,也许就是走了人生中仅有的三条路。
我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也代表了我想选择的便是永恒的方式,我现在才认为以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永恒,无处不在。
永恒是虚无的,但只要你做好自己,你就有可能成为永恒,将自己的形象牢牢印在别人的脑海之中,成为一个传奇,永垂不朽!
以后我们会面对很多,许多想法也会渐渐改变,但我相信,那一天我遇上了永恒,理解了永恒,永恒的不朽将始终是我心底最坚定的一份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