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这是每年新年的北京的人群里发出的欢呼声,别看北京热闹,我家里,更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太阳落下了山,夜幕悄悄降临,所有光似乎都在慢慢消失,山峰脱了金黄的外套,白云摘下了金黄的帽子,房屋褪去了金黄的油漆。
晚上七点,天完全黑了,家家户户都点起了灯,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拿着长长的炮仗,穿着厚厚的棉袄,一只手将耳朵捂住,一只手把炮仗伸向空中。“啪!”每个人都开心极了,炮仗射了出去,在空中留下了橙黄色的闪光和噼里啪啦的响声。
吃饺子了,孩子们又回到家里,脱下外套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饺子,这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是过年的味道!每咬一口,我的嘴就得到了一次享受,脸上就洋溢出幸福的表情。
夜深了,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中央电视台,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那是一个空洞的社会,而他却是一个叛逆而又有梦想的少年,那是一颗孤寂、彷徨但又坚守自己的梦的心。
霍尔顿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他虽然几次被退学,吸烟,吸毒,但他并不是个“坏孩子”,他有梦,有理想,不被世俗潮流而抹灭。他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着儿童远离尘嚣,过着田园般淳朴的生活。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还有谁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被世俗,潮流所抹灭?
有个学生喜爱舞蹈,但又怕就业问题,放弃了舞蹈,选择了一个她好不喜爱的金融专业。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穿着运动衣多舒服,可为了时髦,常常就会穿上紧绷的牛仔衣。
而文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他向往真实,淳朴的生活,他便不放弃,不论社会多么邪恶,无论他人多么阻止,他依旧保守着自己内心的追求。
这种品质在如今太需要了。每个人都要有梦,但有梦却不坚持到底有什么用?还不都是纸上谈兵?当你的梦想只是一个无血无肉的傀儡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孙中山先生只是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放在口头,中国会站起来吗?
这种品质如今太缺少。难道你没有发现我们这代的少年儿童都很没主见?只听父母的,去学英语,语文,数学等一些毫无兴趣的补习班,而不去自己所钟爱的书法,美术,唱歌班。
这种品质太珍贵,你不认为自己有了自己思想的人才是有灵魂的,有了坚持追求的信念,灵魂才是活的吗?有梦有追求并坚持的人才有个性!才是一个真正的自己!
有梦,有坚持,不被世俗抹灭,才会有个梦想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