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当时是我不理解你,到现在,我懂你了。
从前,爸爸去上海进修,我的生活全由你照顾,您还要上课,是多么不易啊!
记得有一天,您肚子有些难受,早上送我去学奥数之后,您又得顶着烈日去上课,一结束又要匆匆赶回家给我做饭,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可以休息一下,睡个午觉了,而我却说:“妈妈,陪我去骑自行车吧!”
您疲惫地说:“外面这么热,下次吧。”
我一脸不满地说:“下次,怎么又是下次!”
“妈妈肚子不舒服,不想骑。”
我闷闷不乐的,好久没说话。您看我这样,说:“那骑一下吧。”我一听,立马冲到楼下,推出自行车,与妈妈痛痛快快地骑了一会儿。
这时,我只感觉很高兴,没有顾及妈妈的感受。但是现在,我仔细一想,好像有点不应该:爸爸在上海学习,我全靠妈妈照顾,而您又要上班,肚子也难受,我还逼您骑车,实在有些对不起您
而在此时,我真的理解、懂得您的不容易了,希望您可以原谅我,我不是故意的。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总是残缺的。譬如璞玉,唯有经过切磋琢磨,其毓质方得以流光;亦如生铁,唯有经过千锤百炼,其筋骨方得以刚强;又如绮梅,唯有经过风刀霜剑,其芬芳方得以远扬。念言君子,温其如玉,坚其如钢,傲其如梅。人生也唯有经历艰难挫折,方能完美和精彩。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经历过苦难挫折的文人,其作品往往有一种感发的力量,生生不已,世世弥新。“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出生于南朝诗礼簪缨之家,幼而俊迈,早年文风绮丽,与徐陵并称宫体文学的“徐庾体”。但其早年作品终免不了过分堆砌修饰、引经据典。当他经历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被迫身仕敌国,终生不得回返故乡时,他的文风变得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写下许多著名的作品,例如名动天下的《哀江南赋》;相比与他早年齐名的徐陵,却终不能摆脱宫体文学的轻靡香艳之风。是羁留北朝的磨难成就了庾信,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南北朝的乱世中无数与他有同样流离遭遇的人为其感动,百年后经历安史之乱的杜甫对他大为推崇。因为其作品中描述的战乱之苦,流离之难是永不褪色的。
苦难可以成就文学,挫折也可以成就人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从一国之君一朝列为臣虏,要谈复国何其艰难,但勾践做到了。亡国之仇,使他日夜煎熬,不忘复国之心;为奴之辱,让他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处境,没有为仇恨蒙蔽双眼,而是选择隐忍不发,等待合适的时机。他为吴王夫差养马三年,侍疾尝粪,让他相信自己真心归顺;又卧薪尝胆,提醒自己不忘见陵之耻,有激励自己继续忍耐,继续等待。终于有朝一日大举灭吴,重掌江山。正是这常人难以忍受地失败与耻辱成就了勾践近乎传奇的一生。挫折可以使人认清现实,变得成熟和睿智;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使人坚韧不屈;苦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人不断超越自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因挫折而成长,人生因挫折而臻于完美。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又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者也。”其此之谓乎?